今天是:

高教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研究  >  高教动态

高教动态2020年第10期

发布于:2020/12/29 16:09:35  点击量:

2020年第10期(总第167期)

武汉轻工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202012

 

【国内要闻】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强调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日前在广州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大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赛选手和广大技能人才致以诚挚的问候。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对壮大技术工人队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希望广大参赛选手奋勇拼搏、争创佳绩,展现新时代技能人才的风采。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来源:《新华社20201211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了修订并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6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虑到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可每年通过自主审核工作撤销、增列学位授权点,与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工作有所重合,为统一管理并进一步推动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修订后的《办法》规定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列、撤销学位授权点全部纳入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不再参加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工作。二是考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进行了修订,为加强与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的衔接,修订后的《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在合格评估过程中的学位授权点参加动态调整的范围,引导学位授予单位强化责任担当,坚持质量导向,优化本单位学位授权点结构。三是因工程专业学位类别已调整为电子信息等8个专业学位类别,不再按照工程硕士领域进行授权,修订后的《办法》对工程硕士、博士授权领域的表述进行了调整。四是修订后的《办法》对有关问题的处理机制进行完善,如撤销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后,在其下自设二级学科点的处理办法,以及因学风问题撤销的学位授权点不参加动态调整工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认真实施好修订后的《办法》,推动各省、各学位授予单位强化质量意识,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不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人才支撑。来源:《教育部网站20201223日)

▲2020年教育部科技委全会、2020年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召开 近日,教育部在京召开2020年科技委全会、2020年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高校科技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科技工作,教育部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在大局下谋划和推进高校科技工作,重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高校科技综合实力、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服务国家和区域需求能力、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等迈上新台阶。陈宝生强调,高校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发展阶段,高校要充分发挥优势,以科技创新支撑服务高质量发展,主动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出力争光。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四个面向”,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力优化高校科技创新支撑体系,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在人才培养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着力加强基础研究,着力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供给能力,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着力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着力提升科技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高质量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全面推进高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面对新要求,要进一步提升科技委工作水平,目标定位要突出“一流”,研究问题要突出“战略性”,咨政建言要突出“含金量”,研讨交流要突出“高水平”,作风学风要突出“表率性”。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从加强战略谋划、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服务创新能力建设、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高水平科技开放合作、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科技安全工作等8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源:《教育部网站》(20201211日)

▲教育部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着眼于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着眼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工作方略,抓住人才评价改革的关键点,聚焦“唯帽子”问题,引导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人才称号,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意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强化人才计划的战略性、系统性、基础性建设,将人才计划实施的重心转移到激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履行特定岗位职责、作出创新性贡献上来。高校要依法依规加强对人才称号获得者的合同管理,明确岗位职责、目标任务等,建立健全中期履职报告、聘期考核制度和重要事项报告制度。高校要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学校定位、学科发展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制定人才队伍中长期发展规划,精准提出人才招聘和引进岗位需求,坚持人岗相适原则延揽人才,不将人才称号作为硬性指标,不针对人才称号获得者发布“明码标价”的招聘广告。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要坚持对师资队伍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不将人才称号和数量作为评价的直接依据,减少评价结果与学术资源配置直接挂钩。源:《教育部网站》(20201218日)

▲教育部:不得把SSCI、CSSCI等论文收录数作为教师招聘、职称评聘的前置条件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10个“不得”的底线要求,其中包括不得把SSCI、CSSCI等论文收录数作为教师招聘、职务(职称)评聘、人才引进的前置条件和直接依据。不得将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的唯一标准。不得将学历、职称等作为在教育系统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限制性条件。要严格控制涉及论文的评价活动数量和频次,不过度依赖以论文发表情况为主要衡量指标的排行性评价。《意见》强调,要优化评价方式,坚持分类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探索多元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完善同行评价;要加强学风建设,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坚持学术不端“零容忍”、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和管理;要健全长效机制,落实高校在学术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权,激发学术创新创造活力,正确理解破除“唯论文”不是不要论文,正确看待SSCI、CSSCI等相关引文索引的作用与功能。《意见》要求,各地各高校要针对10个“不得”组织“唯论文”问题专项整治,开展学风教育和警示活动,重点自查自纠是否存在评价指标单一、评价使用功利、高额奖励论文、抄袭代写论文、非法买卖论文、学风建设虚化、学术权力异化等突出问题。教育部将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各高校经验做法,同时对落实不力、问题严重的单位,视情采取约谈、通报批评、公开曝光、责令整改等方式予以严肃处理。来源:《新民网站》(20201215日)

▲教育部:2016年至2019年留学生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 日前,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有关情况。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刘锦在发言中围绕“完善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深化人文交流”等多方面回顾和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取得的成果。据介绍,2016至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251.8万人,回国201.3万人,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79.9%)。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引进国外高水平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国内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目前,国内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在读学生已超过30万人,我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合作方。源:《新华网》(20201222日)

▲人民网发布2020年度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 近日主题为“奋进‘十四五’ 开创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人民网2020大学校长论坛在广东深圳举办论坛上公布了《2019-2020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本次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由人民网教育频道与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联合推出,截取时间段为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选取对象为165所部属重点高校及地方重点院校,由媒体影响力、新媒体影响力、网络舆论影响力、科研影响力等多个榜单构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位居社会影响力榜单前十。源:《人民网》(20201219日)

▲《WTO与中国教育——中国国际教育发展报告(2020)》发布 近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研究院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编著的《WTO与中国教育——中国国际教育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系统梳理了WTO与中国教育关系的前世今生;精准聚焦中国加入WTO以来服务贸易的四种提供方式——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在中国的具体形式、相关法律及发展特点;在对有关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教育服务贸易过程中的发展问题并提出建议。“我们力图通过这份研究报告对中国教育加入WTO近20年来的发展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总结。”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研究院院长、《报告》主编孙霄兵表示。在中国加入WTO近20年之际,《报告》旨在回眸我国教育在WTO框架下的发展情况,总结成功经验,谋划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的未来发展。针对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的问题,《报告》指出,由于出国留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等开支远远高于来华留学的消费开支,我国教育服务贸易进出口不均衡,贸易逆差数值较大。对此,《报告》建议,增强我国教育服务贸易供给能力,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加紧完善我国教育服务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教育涉外监管;抓住国际环境和国内政策发展机遇,扩大教育服务市场。源:《中国教育报》(20201217日)

▲《全球工程前沿2020》报告发布 近日,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2020》报告在京发布。报告围绕机械与运载工程、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能源与矿业工程、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环境与轻纺工程、农业、医药卫生、工程管理9个领域,遴选出年度工程研究前沿93项和工程开发前沿91项。中国工程院自2017年起联合科睿唯安、高等教育出版社开展全球工程前沿研究,每年发布一次既关注工程科技的研究动向,也关注工程科技的开发趋势。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1219日)

▲“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在京举行 近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部等部门共同举办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认为,要实现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公平、开放、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各国应当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致辞中表示,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线上教育,保障了中国学生的正常学习。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人工智能为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我们要运用新技术,创造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新型学习环境,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世界上不少国家在教育对策中都采用了远程学习策略,如借助在线平台、电视和广播节目以及纸质家庭学习包等,但其覆盖面极不均衡。据统计,全球仍有数以百万计的学习生被置于完全失去学习连续性的境地,这一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莫库依建议设立专门机构来解决这一问题。“机构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包括促进南南合作,辅助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需要获得互联网连接的国家。另外,还要负责课程改革以适应人工智能的时代。”斯洛文尼亚教育、科学和体育部部长西蒙娜·库斯泰克认为,人工智能还可以赋予人们享受定制化的全球教育,这就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并且建立相关平台。“我们支持进行动态的交流合作,在开放教育资源的设计和使用方面进行更好的合作。这样才能使我们采取更多的行动,甚至包括在开放性教育方面进行立法,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国际人工智能和教育专家的网络。”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0128日)

▲合作共赢 开创数字教育新局面 世界慕课大会召开 近日,世界慕课大会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以“学习革命与高等教育变革”为主题,是自慕课兴起以来首次以慕课为主题举办的全球性会议,旨在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创新力量、分享实践经验、展现技术前景,以推动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建设、发展和共享。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作主旨报告,分享了中国慕课与在线教育的实践、创新与探索。陈宝生指出,在全球教育创新的实践中,慕课正在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不仅助力中国高校成功应对了疫情危机,而且为今后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他表示,经过8年的努力,中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已居世界第一。目前已逐步建立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和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探索形成了坚持质量为王、公平为要、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等六大宝贵经验。陈宝生表示,2020年人类经历了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应对这一危机,中国政府作出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决定,和全国师生一起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成功应对了疫情危机,基本实现了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实质等效。进入后疫情时代,中国教育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发挥慕课与在线教育优势,有利于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陈宝生倡议,各国秉承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理念,继续加大慕课与在线教育资源建设,加强慕课与在线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促进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推进慕课与在线教育创新发展,共同推动慕课与在线教育的建设、发展和共享。大会发起成立世界慕课联盟,发布了《慕课发展北京宣言》。来源:教育部网站》(20201211日)

▲教育部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会商暨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 打造新时代中国教育开放发展新标杆 日前,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签署《教育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加快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合作协议》,并召开部省会商暨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推动海南在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上接续发力、改革创新,打造新时代中国教育开放发展新标杆。陈宝生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对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给予全力支持,3年来,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进展超出预期,入驻高校办学成果丰硕,令人鼓舞。陈宝生强调,建设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准确认识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的新使命,放开手脚,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中国教育新高地、新标杆、新窗口。要把人才建设放在关键位置,培养自己的、引进外来的,紧盯国家重大战略、“卡脖子”问题,千方百计培养人才。要努力探索全新办学机制,培育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孵化器”功能,探索教育发展新模式,积极为全球教育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要做好建设长远规划,发展优质基础教育,在全面开启“十四五”和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历史进程中,推动海南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作出新贡献。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1224日)

▲江苏全力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学术规范作为必修内容纳入培养计划 近日,江苏省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2021—2025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形成规模结构更加科学、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国内领先、具有江苏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省。根据《实施方案》,江苏将针对全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关键要素,启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推进计划、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计划、研究生优质教学资源建设计划等8项计划。经过5年努力,江苏在学研究生规模达到25万人左右,其中博士研究生4万人、硕士研究生21万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比例达到4∶6。针对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计划,江苏将明确将科学精神、科学伦理、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作为必修内容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把论文写作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省教育厅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针对急需紧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将进一步健全博士“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扩大在基础学科和高精尖缺领域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规模,优先安排关键领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1221日)

▲河南实施新农科建设“八大行动” 近日,河南省发布新农科建设大别山行动方案,启动实施新农科建设八大行动,预计到2025年,形成河南特色、国内一流的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流农林人才。方案提出,“新型人才培养行动”强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实施涉农高校课程思政“双百”工程。“专业优化攻坚行动”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全面启动新农科建设,培育、申报和建设20个左右的新兴涉农专业。“课程改革创新行动”将整合河南省农林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同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一流农林学科课程和课程群。“实践基地建设行动”重点加大实践教学资源建设,鼓励各涉农高校与行业部门等合作建设一批农林类校内外实践教学示范基地。“优质师资培育行动”加大“双师型”教师建设力度,依托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共建20个左右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培训基地。“协同育人强化行动”强化科教互动,力争新增5个左右国家级、20个左右省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此外,“开放合作深化行动”聚焦开放办学,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科教合作。“质量文化建设行动”强化农林人才培养质量全程监控,通过动态监测、定期评估等提升质量意识,培育内源驱动质量文化。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129日)

【国际视野】

▲欧洲:欧洲研究区部长会议通过《研究自由宣言》 近日,欧洲研究区部长会议通过了《研究自由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肯定了“科学研究自由对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性”,认为“科学研究自由是一项普遍权利和公共利益”。《宣言》指出,科学研究自由代表着开放、交流、卓越、国际主义、多样性、平等、正直、好奇心、责任和反思性。进一步来说,科学研究自由包括发现研究问题、发展理论、收集经验材料和使用可靠的学术研究方法以及质疑真理的自由,还包括通过培训和教学公开分享、传播和发表研究成果的权利。德国大学校长会议(HRK)主席、目前负责该联盟的彼得-安德烈·奥特教授表示,随着宣言的发表,政治力量正在加强和支持科学组织实现全球科学自由。奥特强调,必须在《宣言》之后采取政治行动,以维护《宣言》中所倡导的自由。来源:英国大学世界新闻》(20201221日)

▲英国:设立新基金以改善研究生的研究参与和获取 近日,英国学生事务办公室和英格兰研究署发起了一项新的800万英镑的资助竞标,以增加黑人、亚裔和少数民族学生的研究生学习机会和参与度。投标需满足以下一个或多个条件;激励创新,并有助于推广有效实践,促进机会公平和提升参与度;为来自黑人、亚裔以及少数族裔的研究生学习解决障碍,通过战略合作,为这些学生群体在整个领域中注入平等、多样性和包容性(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usion,EDI);比外,还将评估提案在设计、开发和交付项目时吸引黑人、亚裔和少数族裔学生的程度。来源:英国学生事务办公室》(20201225日)

▲日本:首相提议改革日本科学委员会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 日本首相菅义伟在近日的电视讲话中强调了改革日本科学委员会的必要性,并表示该委员会中某些大学的成员比重过大。日本科学委员会成立于1949年,是日本科学界的一个代表性组织,它可以独立于政府提出政策建议。“来自私营部门和年轻一代的成员非常少,某些大学的成员所占比重过大也已成为客观事实。菅义伟还强调了改革该委员会的必要性,“现在是时候重新审视整个组织。”菅义伟的此番言论是在公众和反对党的谴责声中发表的。人们指责他不顾科学委员会的建议,拒绝在105名被提名的学者中任命6名为科学委员会新成员。来源:《英国大学世界新闻20201223日)

▲丹麦:学生毕业时间缩短带来社会经济效益 高等教育研究智库DEA的数据指出,2018年丹麦学生的平均毕业年龄明显低于10年前。随着大学改革,学生完成学业时间更短。据估计,丹麦大学改革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在120亿到150亿丹麦克朗之间。这项研究调查了政府制定一系列大学改革方案后,在2003年至2018年期间完成或开始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毕业年龄的变化:同时分析了学生在中学与高等教育阶段之间休长假(一段“间歇期”)的影响。报告指出,平均毕业年龄下降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报告主要结论有:过去15年里获得高等教育学位的毕业生年龄有所下降。从2000年之后的最初几年到2012年至2014年,所有学位的学生平均休假时间下降到1.2至1.4年。2003年到2008年间,攻读硕士学位的平均时间为6.3年,2014年为5.2年。但毕业时间缩短并未增加退学率等。来源:英国大学世界新闻》(20201224日)

【院校动态】

▲北京大学成立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 日前,北京大学成立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该中心作为国家级智库,将围绕政策研究、科学研究、信息研究、教育培训四个领域开展工作。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大流行更加凸显了公共卫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地位。该中心的成立是北京大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建设一个国家级高端智库、一流科技支撑平台、数字公众健康以及社会动员与人力开发基地的具体举措。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宣读了学校关于成立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的决定。他表示,该中心是北京大学实体学术机构,实行主任负责制,中心设立科学顾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斌和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詹启敏分别作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疫情防控背景下对医学发展的思考》的主旨报告,分别从国家健康中国战略角度和疫情后医学教育与公共卫生教育改革的角度为战略研究中心提出了目标与方向。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20201212日)

▲清华大学与珠海携手共建智慧医疗研究院 日前,在珠海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老年健康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由清华大学与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共建的智慧医疗研究院项目正式启动。据介绍,该研究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担任院长,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院长陆骊工教授与清华大学电子系副系主任吴及教授担任副院长该研究院将重点研究智慧医疗、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科教,聚焦智慧医疗核心技术、重大疾病标准数据集、智能手术机器人、智慧医联体信息平台等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共建、共创、共享智能化、人文化、精益化的新一代智慧健康医疗生态。董家鸿表示,创新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主导要素,数字化、智能化是其中的关键要素,智慧医疗则是创新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实施的重要抓手。陆骊工希望研究院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和珠海的优势,引领智慧医疗领域的创新,打造全新的智慧大健康生态体系,为全国做出示范。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20201216日)

▲南京大学举行国际合作突破推进大会 变革引领、实现开放办学新发展 为“第一个南大”接续奋斗 为积极响应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日前,南京大学国际合作突破推进大会在仙林校区举行。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就深入推进学校国际合作新突破提出四点意见:一是持续深化以高质量国际合作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中国教育现代化、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服务“第一个南大”建设的“四个认识”,引领国际合作新突破;二是持续推动把权宜之计变为战略举措、把顺其自然变为主动作为、把零打碎敲转变为综合发力、把项目合作变为创办学院“四个转变”,助力国际合作新突破;三是持续聚焦中外合作办学、“留学南大”品牌、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国际联合培养量与质双提升“四大任务”,推动国际合作新突破;四是持续夯实组织、制度、纪律、舆论“四大支撑”,保障国际合作新突破。来源:《南京大学新闻网20201221日)

▲哈工大(威海)未来技术学院成立 日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来技术学院成立。据悉,哈工大(威海)未来技术学院将面向国家战略与技术革命培养未来技术人才,以“哈工大新工科‘Π型’方案”为核心,以新工科、新基建与“卡脖子”相关专业为基础,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深度合作、国际协作联合培养”为主要教育模式,构建跨学院、多学科、开放式的敏捷教育体系与办学生态;凝聚多学科交叉优势,汇集国内外各领域教育资源,建立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志向远大、德才兼备、能力全面、勇于创新、具有未来可持续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同时,未来技术学院将在矩阵式跨学院的运行机制、跨学科的课程建设机制、跨界跨领域的实习实训机制、跨文化的国际联合培养机制等层面不断创新,使未来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与创新产业工作扎实推进。学院采用“学校+学院”的共建共享机制,完成相应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的学生,在获得相应专业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将获得未来技术学院的荣誉证书。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1221日)

▲华中科技大学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研究生培养工作 华中科技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为”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立健全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一是坚持育德铸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深化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加强思想引领,把立德树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搭建红色教育平台。持续推进“党旗领航工程”,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二是坚持服务需求,扎根祖国大地,勇担时代责任。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瞄准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搭建校企协同、校地协同育人平台,设立专项基金,建设实习实践基地、联合培养基地和校外导师队伍,着力提升研究生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内涵发展,矢志追求卓越。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探索建立与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分层分类培养方案和学业评价体系。四是坚持提升质量,练就扎实本领,勇攀创新高峰。实施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发挥多学科优势,推进学科交叉,着力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来源:《教育部网站20201218日)

聂天保

武汉轻工大学常青校区行政楼620

副主编

黄刚

周明砚

430023

张凌云

投稿信箱

fgc@whpu.edu.cn

周娜

8392709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武汉轻工大学发展规划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