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9期(总第36期)
武汉轻工大学发展规划处编印 2014年4月
目 录
【专题研究】
天津大学:找准抓手 扎实推进试点学院综合改革………………………1
北京交通大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加大综合改革力度………9
浙江大学:实施综合改革 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化综合改革 促拔尖人才培养…………………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做足体制创新大文章 建好高校教改新特区……33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高校试点学院改革的意见………………………41
湖北省设立的16所高校改革试点学院名单……………………………45
编者按:试点学院是一项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即在高校内部选择一些学院,开辟“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旨在从学生招录与选拨机制、教师遴选及考核与评价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实现突破,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示范,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创造经验。本期《高教动态》节选了5所高校在试点学院改革项目中的进展状况,供大家研究。
【专题研究】
找准抓手 扎实推进试点学院综合改革
天津大学校长 李家俊
试点学院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综合性重大改革项目,是探求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的“特别试验区”。作为学校传统优势学院,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以下简称“精仪学院”)办学历史久,学科实力强,师资水平高,有着良好的育人传统和改革基础。2008年,学校将精仪学院设立为“综合改革试验区”,2011年,精仪学院人选为“国家试点学院”。学校将试点学院作为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难得机遇,举全校之力推动试点学院改革,“资源不受限,政策无禁区,敢碰改革关键点,敢趟改革深水区”,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全面提高。两年来,坚持综合改革,强调全员参与,聚焦重点,先行先试,试点学院正在努力形成高等工程教育综合改革的“天大经验”。
一、改革路线图
做好顶层设计是试点学院改革成功的关键之所在。教育部《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学校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校情、院情形成了试点学院改革路线图,包括顶层设计思路、改革方案和工作机制。
为保障试点学院改革的顺利进行,经过充分调研,形成了“问题导向、集成优化、柔性过渡”的顶层设计思路。问题导向。改革是有目的的行动,其逻辑起点是当前系统的问题。人选试点学院之后,学校组织精仪学院依托教代会形成9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师生征集意见和建议,面向学院所有教授、副教授开展问卷调查,赴兄弟单位专题调研,委托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专题立项研究,立足学院发展现状,梳理出一系列制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阻碍因素,如招生与培养、评价环节彼此脱节,教师人才培养方面精力投入不够,基层学术组织亟须优化等,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顶层设计。集成优化。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集成优化则是实现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遇到了诸多难题,依靠“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单项改革,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必须采用“综合改革”的思维和方式。所以,要坚持系统思考指导下的综合改革,对招生、培养、课程、师资、基层学术组织等进行集成优化。柔性过渡。对试点学院改革方式的选择,大家不断凝聚改革共识,以点带面,逐步实现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分流和学院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
依据上述思路,形成了“一个核心,双轮驱动,三项抓手,四个突破”的试点学院改革方案。“一个核心”即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双轮驱动”是指要把握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学生层面努力实现选、育、评的一体化;教师层面涉及个体和组织两个维度,个体维度是指教师遴选、考核、评价的改革,组织维度是指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学院治理结构完善等。试点学院改革的所有行动都是有边界和成本的,经过认真思考,选择了综合性很强的“三项抓手”——一个专业、一个计划、一个章程,以“三个一”为抓手推动试点学院的综合改革。“四个突破”是指率先在学生招录选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管理机制、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等四个方面实现突破。
1.一个专业
一个专业即“工程科学专业”,该专业定位为培养“未来的钱学森”,能解决人类面临重大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未来工程领军人才。面向仪器仪表工程等领域,将工程科学专业打造成高等工程教育的国家“梦之队”。
工程科学专业采取基于学生发展潜质、双向选择基础上的分类培养。一是对于具有创新潜质的学术精英,与国际一流大学合作培养。此类学生免试推荐学术型研究生,优秀者赴国外攻读博士。二是对于具有总师潜质的工程精英,与一流企业合作培养。此类学生保留免试攻读应用型研究生资格,在企业一线实践2-3年后再回校攻读相关学科的专业学位。
工程科学专业的培养方式采取“四制三化”,即多层面选拔组班制——关注学生兴趣与潜质,因材施教;竞争性分流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本硕博统筹培养制——实现选育评的一体化;全员双导师制——学术导师+职业导师;个性化课程体系——定制培养方案;国际化育人体系——“走出去”+“请进来”;小班化教学体系——强调以学为中心。在课程体系中,取消了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化学等课程纯英文授课,强化工程实践和工程领导力培养,注重批判性思维训练等。
试点学院是高校的特区,那么工程科学专业则是学校“特区中的特区”。尝试以工程科学专业全方位引领招生、培养、国际化合作办学、教师聘任等一系列学院层面的改革,从而全面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并为学校的总体改革积累经验。
2.一个计划
“一个计划”即“课程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Qc计划”)。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载体,当前我们在学习挑战度、师生互动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本质原因是教师投入教学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因此推出了旨在提升课程质量和教师教学投入的“Qc计划”。
“Qc计划”旨在进一步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以教学为中心配置师资力量、硬件资源、业务经费和工作评价;坚持深化教学改革,强调以“学”为中心,突出教育过程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带来的成果及变化,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价值观塑造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构建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明确课程质量标准,择优聘任授课教师,强化学生深度参与,实施教师利益相关的教学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环节的监测、控制和变革机制,持续改善教学质量。
采用自愿申请、资质认定、科学评价、合理流动的方式实现岗位的择优聘任,突出质量意识,促进优秀教学资源的合理流动与整合,力争做到让最好的教授、副教授承担本科生课程,同时激励教师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未能获聘教学岗位的教师将自动进入专职科研或其它序列。
3.一个章程
“一个章程”即学院章程,是试点学院改革成果的固化。注重以学院章程建设推动基层学术组织优化、教师管理机制改革和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强化教授治学和协同办学。
为保障试点学院改革方案的落实,学校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包括:组织保障机制。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相关校领导、国家级教学名师等教育专家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先后12次专题调研指导试点学院改革工作。专门成立了“试点学院改革工作办公室”,由精仪学院院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公开招聘了具有教育学背景的办公室副主任1人,兼任学院副院长。专家咨询机制。通过筹建学院理事会,吸纳国内外学术界、企业界和行业协会的一流专家为试点学院改革出谋划策。任务分解机制。参照项目管理的工作分解,将试点学院改革的各项具体任务按照时间节点分解到具体的人。有效沟通机制。定期编制《试点学院改革工作动态》,收集整理兄弟单位工作进展及经验,介绍国内外先进教改成果。
二、改革新举措
目前,围绕改革路线图,试点学院重点推出了一些重大举措。
实施工程科学“夏令营”和“冬令营”,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引入多元化评价、着眼于潜力的学生录取选拔机制。2012年7月,学院举办“工程科学夏令营”,探索从唯分数论转向重视基础、兼顾专业志趣与创新潜质的学生录取选拔机制。邀请相关学科的国内外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组成专家组,通过包括开放性研究项目考查、实验基础考查、英语能力测试、参与度与领导力评价以及自评互评等多个环节的综合评价,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英语口语、实践能力、研发潜质、协作精神、沟通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查。全国14个省市近百所高中的优秀中学生参与,夏令营评价合格的59名学生在参加2013年高考后,享受自主招生优惠政策进入“工程科学”实验班。2013年1至2月,举办了“工程科学冬令营”,选拔全国各地的优秀高中生,零距离体验工程科学,培养学习兴趣,探索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衔接的新途径。
积极推进“课程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探索以课程为抓手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参照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改革趋势和要求,结合教育规律和学校制定的“课程质量标准”,围绕“Qc计划”,制定《精仪学院课程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12-2015)》、《精仪学院课程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精仪学院青年教师助课实施办法》、《精仪学院博士生助课实施办法》、《精仪学院Qc计划课程申报指南》等一系列文件,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2013年1月,学院正式启动了“Qc计划”,首批4门学科基础课程人选,覆盖了5个专业的24个教学班。课程教学改革重点包括:强化课程综合训练,64学时课程不少于3个,48学时课程不少于2个,32学时以下至少1个;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每门课程必须有4次考试或考察;开展讨论式教学,每学期至少2次;强化建立课程组研讨与师生沟通,每月至少1次。首批设立“授课岗”12个,“助课岗”24个,加大岗位津贴力度。综合考虑合班情况、学时数、教改成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等因素调整岗位酬金系数。聘任原副校长、国家教学名师郁道银为教学总监,组建由各学科资深教授组成教学督导团队,负责对“Qc计划”的实施提供全过程的指导与监督。通过一个学期的实施,调查结果显示,95%以上的学生认为“比传统授课方式更累、更难,但是收获很大,支持计划继续实施”。计划通过2至3年的实施,学院5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全部进入该计划,解决“专业课广而不深”的问题,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面向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校企深度协同的合作办学机制。精仪学院在试点改革中积极与行业领先的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协同,面向创新人才培养,建立了与社会资源交叉融合的工程实践训练体系。企业通过参与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建学生创新实验室等措施,直接参与学生校内培养的全过程;学生通过校企共建的教学实践基地、企业认识实习、企业项目设计、工厂生产实习、企业毕业设计、企业“双导师”等举措,直接参与企业一线生产实践。2011年以来,学院与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天津九安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天津圣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岛海克斯康测量技术有限公司、河南丰博自动化有限公司、宁波诺驰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其中4个校企共建学生创新实验室已开始运行,每年获得企业100余万元运行经费资助,已有300余名学生进入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实验室,69名学生在合作企业完成毕业设计,20名全日制工程硕士到企业实地开展课题研究、完成毕业论文。
实行“首席科学家制”和“教学责任教授制”,探索基层学术组织模式创新。取消系基层行政单位,进行基层学术组织模式创新。根据学科发展规划,确定重点科技发展方向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实行“首席科学家制(Principal ln·vestigator,P1)”,形成“大师+团队”的模式。首席科学家被赋予相对充分的人事权和资源分配权,团队下设3至4个课题组并设课题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与课题组组长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学院按照团队进行聘期考核,聘期一般为3年,对部分基础型、有可预期高水平研究成果的研究团队可申请弹性考核。“教学责任教授制(Chair Professor,CP)”尝试将以系等行政单位为主抓教学转变为以教授为首抓教学,更好发挥教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学责任教授负责专业建设、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教材选取和教材建设、教学评价、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专业任课教师的选聘、考核和教学质量评价等,并在此基础上设立学院平台课、专业骨干课等责任教师。首席科学家和教学责任教授实行年薪制和任期制。通过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学院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激发了教师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发展的潜能,有力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并为其它改革措施奠定了基础。目前,学院已组建了11个创新团队,聘任了7名首席科学家(P1)和4名教学责任教授(CP)。
建立“育人优先”的用人导向,实施教师聘任考核机制改革。按照“育人优先”的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优劳优酬的原则和给予教师充分的成长与发展空间的思路,实施教师聘任考核机制的改革,使优秀资源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合理流动与整合,实施了基于学科发展规划的教师选聘机制和基于团队制的教师绩效管理机制改革。为使学院教师选聘与学科发展规划的需求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师选聘工作的科学性和统筹性,实施了教师选聘机制改革。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学科发展规划,结合各发展方向的师资队伍现状,提出各一级学科人才引进建议方案,并与学术委员会共同制定学院教师选聘五年规划。各一级学科自行安排每一年度的进人规模,报学院备案。上一年度未使用完的计划,可在下一年度继续使用。在计划执行的第三年结束后,学院对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对后两年的计划在学校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微调,并研讨制定下一个五年的基本方案。
按照学科规划和学科发展方向组建团队,团队承担科研任务和教学任务;参考团队成员职称级别、上一聘期工作完成情况及学院相应职称人员平均工作量制定教师聘期内指导聘任级别;按照指导聘任级别,将团队所有成员聘期内绩效津贴下发至团队,由团队负责人统筹,负责人可根据团队情况重新分配成员绩效津贴额度;学院按照团队进行聘期考核,聘期一般为两年,对部分基础型、有可预期高水平研究成果的研究团队,可申请弹性考核。
通过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一是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活力。2012年精仪学院科研经费总量达1.28亿元,两年翻了一番,5名教师人选“天津市千人计划”,1名教师入选“国家青年干人计划”,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7人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二是推动了教师的分流。实施试点学院改革以来,学院已有2名教师因不满足学院要求办理离职手续,2名教师停发岗位津贴,4名教师流转至工程实验系列岗位。
三、改革深思考
在不断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试点学院改单需要获得广大教师的支持。试点学院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用人机制改革。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没有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不可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吸纳大家智慧、凝聚改革共识。
试点学院的改革是全校的改革。试点学院改革涉及到人才培养、招生制度、教师遴选考核评价、人财物投入等诸多要素与环节,涉及学校人事处、财务处、研究生院、教务处等几乎所有部门。试点学院改革是自下而上的改革,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在某种程度上,试点学院改革更是自上而下的综合性改革,是学校推动改革和发展的试验田、突破口,需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需要各部门统一思想、全力支持。
教育部关于试点学院改革的各项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实。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的含金量很高,但要将政策真正“落地”,还需加强各方面统筹协调。
开展试点学院改革是国家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也是我们建设一流大学应该抓住的重要机遇。天津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从“高教六十条”的出台、上世纪80年代“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战略的提出,再到当前的工程教育改革,学校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今后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立足天津大学的办学传统和经验,突破制约培养创新人才的瓶颈问题,注重在试点学院改革中“出思想、出方法、出经验”,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加大综合改革力度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曹国永
试点学院综合改革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试验平台。2011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7所试点学院之一。学校对试点学院综合改革工作高度重视,不仅将其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试点项目,而且作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机遇。经广泛深入调研,我们明确试点学院综合改革要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其中教与学的改革是重点和关键,重要配套改革是基础和条件。3年来,我们在试点学院实施了学生招录选拔机制改革、新书院式培养模式改革、教师傅任考核薪酬制度改革以及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试点,为构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一、改革招录选拔机制,奠定创新人才培养基础
不拘一格选拔优秀学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前提。探索科学有效的学生选拔机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试点学院在改革和完善学生招录选拔方式方面,按照“分类考核、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原则,着力构建多元化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选拔培养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和学业优秀的学生。基本思路是明确经济管理类学生所应具备的素质特征,通过设计和应用科学的测试工具,选拔经济管理类专业真正具有潜质的学生。
1.明确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素质特征
借鉴现代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相关研究分析方法,根据学科特点以及通过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优秀大学生在校活动的分析测评,我们发现,学生在校活动根据不同性质主要可以分为知识学习、论文撰写、社会活动三类。由此,我们将经管类学生的素质要求分解为知识学习能力、思维写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三个方面。
知识学习能力。根据知识体系差别,将经管专业所学知识分为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类。经济学知识的特点是体系性强、需要学习大量相互关联的概念和原理,要求应用一定的数学、图形工具分析问题;相比较而言,管理学知识的体系性稍弱,概念之间的离散度较高,但要求具备较高的情商。据此,将知识学习能力分解为经济学知识的学习能力、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能力两个子维度。
思维写作能力。重点是学术性论文的撰写,通过对论文写作过程的分析,将论文撰写能力分解为理论应用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图表工具应用能力四个子维度。
社会活动能力。由于经济管理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社会活动能力不仅构成经管类学生在校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走向社会的职业发展表现也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说现行的高考制度对知识学习能力和思维写作能力有较深入的考核检测的话,对于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考量则几乎没有触及。鉴此,我们将社会活动能力具体分解为观察和理解他人能力、影响他人思想感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控制个人负面情绪能力等若干子维度。
2.设计完善合理的考核方式、内容和程序
针对知识学习能力,设计快速学习能力测验环节。即分别从比较经典的经济学、管理学教科书中选取内容相对独立的一定章节,让考生独立、快速地阅读学习,然后完成指定的习题。根据习题完成情况给学生打分。
针对思维写作能力,设计“典型论文复制”的测评方法。即首先选取一篇规范性较高,包含数据、图表,且涉及的概念理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的论文;然后向考生提供撰写论文中涉及的概念、原理以及形成论文结论所需要的基础数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撰写一篇与前述论文主题相同的论文。对学生完成的论文从数据分析能力、图表工具应用能力、理论应用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四个子维度进行评价。
对于社会活动能力的测评,主要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与自我能力展示的方法。这项考核要求学生就给定的主题进行小组讨论,最终形成小组统一的解决问题方案。在自我能力展示环节,要求学生对自我和他人进行评价,考核的重点在于考生回答的内容和态度,能否清醒地认识他人和自己的差别。最终根据考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对其社会活动能力的各个维度打分,再将每名考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分数加权平均,得出其社会活动能力考核的总分。
试点学院对新的学生选拔体制的探索,就现阶段而言,重点是探索一套能够弥补高考制度在选拔经济管理类学生方面不足的选拔办法;就长期而言,目标是全面探索适合于各类不同专业学生选拔的多元化综合评价体系,以弥补现行高考制度单纯以高考分数高低选拔学生的不足和弊端。另一方面,还有利于促进中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使大学与高中间的关系从单纯的选拔转变为共生,建立起大学和中学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
北京交通大学从2011年开始,全面开展了针对试点学院的自主招录和选拔的实践探索。此外,在人才的早期发现、跟踪培养等方面,试点学院通过开展优秀高中生夏令营等活动,积极探索与中学相衔接的人才培养联动机制。2013年,全国29个省(区、市)的200多所重点中学参与其中。以上招录选拔机制改革,有效地吸引并选拔了一批优质生源。2011年自主招录与选拔约有300多名考生报考经济管理类专业,报名审核符合标准的约有200名左右;2013年网上报名近1000名,在大幅度提高报名审核标准的基础上,260名考生达到审核要求,生源整体层次进一步提高。跟踪调查表明,2012年自主招录选拔试点录取的41名本科生,学习成绩总体优秀,并表现出较高的基础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多数已经成为学生团队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潜力
书院制最初的培养理念是通过学业导师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我们将构建“新书院式”培养模式作为试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目标。其特点是以相对集中的宿舍、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硬件环境和信息网络环境的建设为载体,以团队式学习 (教学、科研和实践)和管理为组织构架,以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为基础,将德育教育和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实施全程双导师制(德育导师和学业导师)的新型培养模式。
组建学生和教师团队,实行全程双导师制。组建学生学业团队,打通年级和专业界线,按照每个团队包含6-8名本科生的规模组建,以导师为核心,逐步形成本、硕、博相互融合的新型学生学业团队。促使本科生较早地进入以导师为中心的学生团队中,对本科生学习规划、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组建德育导师团队,加强对学生的精细化、个性化指导,推进学生深度辅导工作。同时注重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会、学生公寓自律会和学生社团开展各类学生活动。德育导师团队着重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德育水平普遍得以提升。组建学业导师团队。每个学业导师团队负责指导若干个学生团队,在课程教学、学术研讨、科研训练、社会实践、指导论文等培养环节上,实现学业导师团队对学生团队的联合培养与指导。学业导师团队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与思维能力,把分析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融入学生团队的学习与生活中。通过制定《试点学院学生学业团队组建、管理、考核实施办法》、《试点学院学业导师配备办法》等规范性管理办法,试点学院已构建150余个学习团队,完成了2011级、2012级789名本科学生的学业导师配备工作。目前,全院所有的专职教师全部担任学业导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德育导师与学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形成了本、硕、博贯通,学生自主学习、集体研讨、导师指导相结合,德育素养、学业水平、社会认识能力增强的“三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培养机制。
倡导自我管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研究性课程训练、沙盘模拟、证券模拟、商业谈判比赛、学术论文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等多种方式和途径,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学生科研团队。学院在导师指导、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专业素质、合作精神与综合学习的能力。
开展新书院规划建设,营造学生学习生活的文化家园。在“新书院”环境建设中,坚持物理环境和信息网络环境建设并重的原则,加强整体规划设计,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和精神家园,营造具有深厚经管文化底蕴的“新书院”。
开展“新书院”物理环境建设,使学院的学生在相对集中和固定的住宿区与教室生活学习。目前学校克服困难,优先满足试点学院学生集中住宿,现集中住宿的学生已占全院本科生的75%。推进新书院信息网络环境建设,设计完成学生网络交流与支持平台建设方案,通过该网络平台试点学院,学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网络交流及导师网上辅导与预约咨询服务。学院还在学生集中住宿的公寓内试行功能区建设,目前设置了阅览区、讨论室、开放讨论区等功能区。这些功能区的设立为学生团队提供了便利的学习和讨论场所。
新书院制使学生学习气氛更加浓厚,参与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大大提高。以2011级本科生为例,自组建学业团队以来,2011级学生课程优良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学生自主组建的科研团队也显著地提升了学习研究热情,全国物流设计大赛、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和科技作品大赛参与度大大提高,且获得了优异成绩,创近年来参与人数与成绩之最。学业导师发挥了强有力的指导作用,仅2011级本科生中就有50%以上同学参加了学业导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项目训练。
三、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因此,必须改革人事聘任、薪酬和考核制度,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在认真调研论证、形成广泛改革共识的基础上。学校以新一轮教师聘任为契机,实施试点学院以“AB轨”为核心的教师聘任、薪酬与考核制度改革。
1.建立AB轨差异化考核与薪酬体系
最大限度地释放每个教师的潜能是人事聘任制度改革的目标。建立聘任、薪酬及考核体系,实施有约束力的AB轨差异化管理。A轨采用学校传统的考核和薪酬体系;B轨是在A轨基础上,增加了对教学、科研以及标志性成果的量化要求,试行年薪制。学院现有教师根据条件均可自行选择进入A轨或B轨,新引进教师全部进入D轨。教师晋升晋级时,D轨人员优先考虑。打通AB轨通道,建立流转退出机制。AB轨条件是开放的,并不固定资格人数,只要完成相应的任务目标,都能够获得相应等级的奖励。A轨教师如果聘期内完成了B轨岗位所有考核任务,可以实行B轨岗位薪酬;如果超过了A轨岗位任务,但还未达到D轨任务目标,经学院聘任薪酬考核委员会同意,可在聘期结束时根据相应的政策给予一定的奖励。B轨岗位教师如果没有完成B轨岗位任务,但完成了A轨任务,则按A轨发放薪酬;无论A轨或B轨,四年聘期考核不合格的,在下一个聘期时都要降级、转岗聘用或解聘。新聘期考核方案在充分考虑教师利益的基础上,明确了现有在职人员、新进人员考核结果的运用和安排。对于考核不合格的现在职教师,在下一个聘期时将采取降级聘用或转岗聘用的措施,对于新引进的人员(2012年以后),将采取非聘即走的措施。同时,为了保护教师的长远利益,在教师退休时,将以在岗期间曾经考核合格的最高聘任职位为退休后待遇的基本发放标准。这一制度性安排,解决了长期以来教师考核结果难以兑现的问题,而且为教师岗位流动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
2.实行教学考核与科研考核并重
教学水平是教师工作的基础。试点学院教师考核方案中将教学工作考核与科研效果考核并重,细化教学工作的考核指标,包括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学生指导、优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研究性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成果奖项等,都纳入考核体系,并量化成指标,与科研权重并列,并且不可替代。尤其强调本科教学一票否决制度,即教授必须每学年承担本科生教学工作量不低于32学时,副教授不低于64学时。在教学质量要求上,对教学评价后10%的予以警示和持续跟踪,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这项改革从制度上确立了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聘任的首要条件,突出了教学的岗位职责和教学业绩导向,从整体上促进教师由原来以科研为中心逐步转变为教学和科研并重。
试点学院教师聘任、薪酬和考核体系改革方案经过认真研究和广泛讨论,已于今年1月正式实施。在新聘期签约过程中,全院190名教师全部顺利完成签约,有15%的教师积极申报了B轨岗位,经过学院聘任与考核委员会综合筛选,19名教师签订了B轨,有两个教师团队签订了团队考核任务。学校已投入500万元用于试点学院薪酬改革。
教师管理体系改革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同,改革初见成效。全院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投入普遍增加,积极性显著提升。同时,积极参与优质课程建设等工作,认真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指导工作。目前,在全院老师的各种类型科研项目中,1/4的项目有本科生参与,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育人模式初步形成。2012年以来,学院的科研经费总额连续两年均超过5000万元,在全国经管学院中名列前茅。高水平科研项目不断取得突破,发表高水平论文明显增长,科研获奖也取得历史最好成绩。2012年共发表SCI、SSCI、EI检索论文53篇,比2011年增长了一倍多。
试点学院教师管理体系改革是在历史悠久的老学院基础上实施的改革,既保护了原有教师积极性,探索了提高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措施,鼓励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又最大限度地与国际接轨,为引进人才和高水平教师提供了平台和空间。
四、改革内部治理结构,增强学院办学活力
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是试点学院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要建立现代学院制度,激发学院的办学活力。我们把改革重点放在理顺校院关系、学院内行政与学术的关系、学院内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三个关系”上。
理顺学校和学院的关系。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这一制度改革过程中,突出了“放权”和“规范”。“放权”是在明确校院两级管理和监督职责基础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事管理、学生招录、综合预算、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学院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井为试点学院设立政策特区。“规范”就是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基础上,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形成职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执行有力的工作体系。规范学院党委、院务会、教授会、教代会的职责与相互关系,健全院务公开制度和教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探索符合学院和学科特点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考核体系。
理顺学院学术与行政的关系。“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适度分离、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是试点学院完善治理结构的基本理念。试点学院从2011年起就开始着手研究学院章程的修订和完善,明确了教授委员会在学术领域特别是在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学位授予、本科教学,以及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等重大学术事项中具有审议与决策的权利。同时,积极探索学院党政联席会与教授委员会决策、监督和执行的协调机制。
理顺学院学科之间的关系。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人财物支持,需要将学科管理与行政管理有机结合。2013年5月,试点学院适应按一级学科管理的趋势,积极探索并建立按一级学科进行管理的分院制,以一级学科为基础,成立了“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和“管理工程学院”等分院,分别对应“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和工程”一级学科,用分院制的方法推动学科建设和行政管理相互协调和统一。在职能分工方面,学院侧重于宏观规划、资源调配、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招生就业、学生工作以及专业学位培养和评估评价等;分院主要集中开展学科建设、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国内外交流等与学科相关的工作。分院制探索了按照一级学科开展学科建设的新模式,有助于各学科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发挥学科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助于学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能,更有效地将学科发展与学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理顺以上三个关系,试点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办学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逐步形成了宏观层面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适度分离,微观层面两者相互统一的制度新格局。教授主动参与决策,参加学院事务的积极性得到明显增强;教师参与学院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热情也得到明显提高。
试点学院综合改革从研究论证到全面实施虽然只有3年的时间,但是改革已初显活力和效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会更加凸显,改革将进一步进入“深水”。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勇于探索,不辱使命,坚定不移地把试点学院综合改革不断引向深入,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实施综合改革 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 欧阳宏伟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其重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在2011年启动了试点学院改革项目,目的在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随后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试点学院改革项目的意义和重要作用,即在高校内部选择学院(系、部)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推进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以学院(系、部)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在试点学院改革中,以《纲要》和《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指导思想,依托浙江大学的办学优势,以培养生物医学类创新人才为突破口,以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基础医学院为改革目标,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实施综合改革,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办学活力,为高校医学院及其它专业学院的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
一、明确试点学院的改革方向,理清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思路
人才培养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人才培养理念影响着人才培养体制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决定着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导向。按照学科特征和科研规模,我国高校可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并重型和教学为主型,其中研究型综合性高等学校担负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
研究型综合性高校的基础医学院承担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药学、护理等医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重。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每年承担1.2万学时本科生的前期医学基础教学任务,560余名的研究生教育以及大量的科研课题任务。另外,原有基础医学专业吸引生源的能力有限,基础医学师资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而生物医学产业大发展趋势对生物学和医学知识兼备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强。因此,新时期赋予基础医学院的三大任务包括:各类医药专业人才的前期教育;生物医学研发人才的培养;创新生物医学科技的研究。
面对新时期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明晰和确定了试点学院改革要回答的主要问题:要建设什么样的学院?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扭转基础医学人才难以为继的局面?经过调研分析、深入思考,学院逐步形成共识:研究型大学的学院不应是一个纯粹以就业为目标的职业学院,而是一个能引领社会发展的大学学院,即一个“由杰出师生组成、育人和学问卓越、具有学府气质”的学院。培养出的人才是能够引领专业领域发展的创新人才,即“知识、能力、视野、人文”四层次兼备的人才。
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基础医学院人才培养及专业设置的基础上,学院决定优化基础医学专业,设置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生物医学新专业,与英国爱丁堡大学联手打造生物医学“3+1”人才培养模式(其中3年在浙江大学培养,1年在爱丁堡大学培养,优秀学生同时获得浙扛大学本科和爱丁堡大学硕士学位),形成体系先进的生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该方案获得了教育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同时借助多元化招生机制,吸引表现突出的优质生源。生物医学专业首批招录了全国九省十五市著名高中且名列前茅的优秀学生。与时俱进地创新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是优质生源与人才储备飞跃式提升的关键。
经过改革探索,答案逐渐明晰。学院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项目中唯一的一家医学类试点学院,也是浙江大学唯一兼具医学和生物学教学资源与师资优势的学院,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生物医学创新人才的社会责任。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目前已明确了试点学院改革的具体方向和策略,以在全国首创设立生物医学专业为重要突破,通过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与评价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管理体制、完善学院运行机制,最终形成高质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并逐步推广到其它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确定四层次兼备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要素内涵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在试点学院建设中,以构建“知识、能力、视野、人文”四层次兼备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重要抓手,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设。即: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国际视野、远大理想的生物医学复合型人才,优化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机制及参与要素,包括优化专业设置、改革人才选拔与招录方式、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构建大类核心课程平台、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搭建国际化培养平台及创建新颖导师制体系,从而全面实施人才培养体系各要素的创新。
1.将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构建大类核心课程,加强专业知识教育
教师是知识传授的关键要素,课程是知识传授的载体,两者是人才培养体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将师资队伍建设与大类核心课程建设相结合,倡导知名教授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与名师名家零距离接触,并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激发创新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质,更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一是校内跨院系整合师资。浙江大学是全国学科种类齐全的综合型高校之一,其生物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群实力雄厚,为高端优质师资整合提供了可贵的便利条件。二是聘任国内外高水平师资,建设多元化的师资队伍。英国爱丁堡大学为学院国际合作办学伙伴,双方签订合作备忘录并承诺每年派出6—10名师资承担课程教学,同时学院还兼职聘任普林斯顿大学、中科院的师资参与课程建设。
在核心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学院借鉴国际高校同类专业课程设置的经验,进一步整合、优化和完善已有的课程体系,建立基于胜任力设计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生物类、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等3大类课程群;另一方面,组建并形成以相关课程群为核心的基层教学组织,规范管理,保障教学过程建设质量。另外,学院重视教材的选择,并引进国外教材和专著,带给学生最新的专业知识。2012年秋冬学期,学院开设的《生命科学基础》课程,采用的是与美国高校同步的Jane B.Reeee主编的《Campbell Biology》的最新版全英教材,课程首席主讲教师来自生命科学院,是学校“求是特聘教学教授”、教学名师,责任主讲教师是学院引进教授,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效果、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将自主学习模式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创新能力教育
学院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将自主学习模式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
实行专业课程小班化教学。增加自主学习环节的时间,以课前布置预习作业、上课加强互动、课后布置阅读材料、大幅增加小组讨论课到总课时的1/3以上等方式提高课堂效果,强化自主学习。同时,学生学习测量方式从“一考定音”的总结性评价,改为以课前预测、课后小测验、课堂陈述和期末考试相结合进行的形成性评价,强化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重视学生早期科研训练。将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是学院为创新人才培养开辟的一条重要途径。学院针对生物医学专业学生实行“三早”科研训练方案,即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学生的部分实验课在教授的实验室内完成,学生可以尽早地接触实验,强化实验技能训陈。同时,学院明确了本科生大一进实验室轮转见习5个月和大二开始确认专业导师的科研训练培养方案,并为轮转制定了相应的规定,要求每位学生熟悉进入轮转的实验室仪器操作流程,熟练掌握一门操作技能,参加4次实验室讨论会,并至少进行1次口头报告。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研究的方法,提供学生参与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学思维。同时,积极提供学生参加校内外社团活动的机会,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管理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竞选校学生会成员,参加辩论赛、英语短剧竞赛等活动,锻炼能力,提高团队协作。
3.将国际联合办学与国外高校暑期学校相结合,搭建 国际交流平台,开拓学生国际视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发 展的趋势,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培养国际一流的学生成为国内重点高校争创国际一流院校的重要途径。学院以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为出发点,积极拓展渠道,创造条件,加强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沟通,并积极签署双方交流与合作协议,培养具有国际思维、国际竞争意识及国际交往本领的人才。
学院一方面与全球综合排名第21名的英国爱丁堡大学签订了生物医学专业“3u”学位教育项·目合作协议;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利用暑期到国外著名大学参加暑期学校,70%的生物医学专业学生通过浙江大学竞争性选拔,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国际高水平大学暑期研修。另外,学院积极创造条件,搭建高端开放的学术平台,通过组织学生与世界级科学家交流研讨,开拓视野。
4.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构建新颖导师体系,重视人丈素养教育培养
学院在加强专业知识、注重创新能力、开拓国际视野之外,还非常重视学生道德和态度等人格品质的重塑,构建“两师三友”五位一体的导师体系,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两师”是指全程导师和专业导师。遴选“富于育人工作激情、富于工作责任心、富于沟通技巧,学术能力强”的“三富一强”优秀教授为“两师”。“三友”是指新生之友、学长之友、英语之友。选配热心教育工作的青年教师担任新生之友,进行职业引领;选配积极投入校园生活的学长担任学长之友,进行生活引导;选配英语为母语的本校外籍交流人员担任英语之友,进行英语辅导,全方位引领学生成才成长。学院的导师体系是在浙江大学现有本科生导师、新生之友和思想政治辅导员力量的基础上,以全程导师和专业导师相结合为主线,新生之友、学长之友、英语之友为辅助,教师完成从“管理”到“咨询”角色的转变,为学生提供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生活辅导和成才引导等全方位的个性化指导。学院通过每月一次的集体活动、导师不定期的个别谈话,为学生解答学习、生活及交往等各方面遇到的问题,形成详尽记录,并把每次活动整理归档到学生成长档案中,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人格甥造和创新科学精神培育,促进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另外,学院还通过院领导亲自担任班主任、邀请对教育教学充满激情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选取励志书籍供学生自主阅读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感,树立领域理想,强化人文素养教育。
三、改革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提供保障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支撑保障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在实施试点学院改革的过程中,贯彻实施《意见》指导精神,加强“三改一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三改”,即改革学生招录与选拔方式,构建人才选拔与录取多元化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胜任力为基础的教育模式;改革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构建基于分类聘岗的激励教授治学的人事制度。“一完善”,即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探索激发基层办学活力的学院运行模式。
改革人才选拔录取机制,探索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探索实施多渠道、多元化的招录、选拔与培养通道。生源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学院探索实施多元化的人才选拔与招录模式,选拔录取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和学业优秀的学生。具体措施包括:开通学院自主招生渠道,通过中学推荐、高中生夏令营、全国各类竞赛等方式,吸引有志于健康科学研究和健康行业的优质高中毕业生;开通浙江大学所有外院的优秀学生转入通道,通过分阶段的转入考核和评价机制,吸纳有志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产业研发的优秀本科学生,完善生物医学求是科学班进出机制,制定《浙江大学生物医学求是科学班进出机制实施方案(试行)》,保障选拔的科学、公正。在选拔录取过程中,学院积极探索实施在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以高考成绩或大学学业成绩为主,结合专家综合素质测评、在线综合能力评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院实施了专业课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建立和完善各教学环节及教学过程的质量标准、评价体系和与之配套的制度体系,形成一套科学长效的运行机制。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知识、能力、视野、人文”四层次兼备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以胜任力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学院以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视野、有人文”的创新人才为己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于胜任力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强化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并根据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选聘国内外一流专家授课,强化人文科学素养和宽广视野;加强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到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医院、研究机构或生物医学科技企业进行阶段性实习,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强化人才培养的行业适应性、针对性;探索实施新颖导师体系,一对一进行学业和生活指导,对学生进行深人细致的人格塑造和创新科学精神培育,促进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拓宽学生国际化培养途径,扩大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教材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施“311”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授予双学位;构建动态的转入一转出机制,保障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人才培养的分流通道,生物医学人才培养实行合格的学生衔接临床医学、生物医学科学研究和产业研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改革师资管理制度,实行“以学术水平定岗级、以教学质量保收入”的岗位聘任考核制度,促进科教结合。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管理。优秀的创新型教师团队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学院改革人事制度,推行师资分类管理,对教学科研并重岗师资按教学、科研和服务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明确大学教师的基本资格是其学术能力,教学是其本职工作,确定了“以学术水平定岗级、以教学质量保收入”的师资岗位聘任考核制度;同时,以建设基层教学组织为契机,梳理教学团队,完善教学工作考核评估的机制,建立以骨干教学教授和教学为主岗教授为核心的优质教学团队。另一方面,促进师资团队建设。通过学院学科重组,围绕学科建设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形成神经科学、感染与免疫、肿瘤、干细胞、分子医学等研究中心,凝聚学科教师团队力量,加强学科建设。目前,学院已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和教育部创新团队,拥有973首席、千人计划人选者、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19人次。
完善科学和民主的内部治理结构,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探索激发基层办学活力的学院运行模式。完善决策和管理机制。学院高度重视建设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内部决策机制建设,形成以党政联席会议为主要决策机构,以教学工作委员会、科研及研究生教育工作委员会、实验室工作小组等为重要辅助学术机构的民主决策机制,使基层组织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趋向规范化。坚持每周一次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传达学校、医学部的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有关学院发展规划、机构设置、重要政策制定、学术评审和人事考核等内部重要事项的决定,经教授委员会讨论决定并征询教代会代表意见。同时,决议事项及时向所属学科系、研究中心、课程组以及实验教学中心传达,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丰富学术和团队文化。开展常规化的学院学术活动,搭建院内外、校内外交流沟通平台,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多元的院系文化。学院将基础医学学术年会和研究生学术墙报日发展成为常规化、制度化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生形成跨领域的开放的学术视野。暑期务虚会、研究生“一作”论坛、生日舞会及冬季健身活动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沟通交流渠道;自主建设“学院咖啡”屋,提供校内学术交流的优雅场所,营造了创新、民主、和谐、多元的文化氛围。
深化综合改革 促拔尖人才培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丁水汀
当前,大工业时代正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的经济竞争也正演变成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争夺,一些世界知名大学引领着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方向,也不断进行着深刻的变革。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历史上承袭了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个性、多学科交叉和创造力的培养,已不能适应全球人才竞争,与当前构建创新型国家的人才知识结构需求也有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大学急需进行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从而培养一批兼具创新思维、多学科交叉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精英人才。作为教育部17个试点学院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根据国家需求的“紧迫性”、老牌工科的“典型性”、改革成功的“示范性”,选择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实行了“选、育、评”综合体制改革,构建适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与环境。“选”强调高志向、高能力、高分数;“育”强调导师制、国际化、个性化、小班化;“评”强调教师评价的“三影响”、学生评价“六维度”,以达到突破航空发动机瓶颈、形成航空装备优势,满足国家战略对创新人才的紧迫需求。
一、以兴趣和潜质为导向,多元化招录和选拔优秀生源
“精英人才”,是指受过良好教育,能够在所在领域担“领导者”或技术“领军”的“自由人”,这里的“自由人”泛指能进行自主思考的社会阶层。因此,选择具有“自由人”基因,并具备这方面发展潜质的学生,就是试点学院以兴趣和潜质为导向、进行多元化招录选拔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对人才“谋划力”和“行动力”的考核。“谋划力”为跨越时空的“大谋”。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得一隅,不谋万世者不得一时”。“谋划力”就是强调学生具备面向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展开思考的战略思维素养和传播理念、引领思想的跨文化融合潜质,要求学生具有立足国家重大需求的民族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推动区域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的领军潜质。“行动力”为创新实践的“科学行动力”。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重大技术发明越来越离不开科学进展的支撑。在选拔和培养人才时,我们也越发强调学生对于自主实践和科学实验的本能与浓厚兴趣。
为保证选拔的公平和公正,学院专门设立了“三三制”自主招生委员会,1/3来源于学校学院招生工作小组,1/3来源于外聘国际一流专家学者和企业兼职导师,1/3来源于学院学科责任教授,通过全过程跟踪,不拘一格选拔高志向、高能力、高分数、具有良好数理基础和航空报国情怀的优秀学生。
在本科生录取阶段,实行“航空百年中国心”自主招生计划,在全国建立了30所生源基地校。在研究生录取阶段,注重考查学生在大学期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室研究的经历和成果,对具有特殊能力的学生可破格录取。具体做法如表1所示。
表1 多元选拔录取机制的拘提做法
|
本科生录取
|
研究生录取
|
基本要求和做法
|
全面实现以学院为主体的自主招生,学院自主招生名额在学校招生计划中单列,获得学院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高考均可享受航空百年中国心政策。
|
初选阶段按全国统考和学习成绩排序,复试阶段引入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综合考核内容,由自主招生委员会面试审核,即可获得研究生录取资格。
|
对能力的要求和特殊通道
|
1、把“谋划力””和“行动力”分解为12种具体能力要求:
战略层面:全局思维能力、极限思维能力、超前思维能力
战术层面: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表达层面:文字表达能力、图形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层面:领导实践能力、团队实践能力、自主实践能力
2、考察高中平时表现、学习成绩和参加科技活动经历,对于有强烈航空情怀、严密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学生,可免笔试直接参加自主招生综合面试,优秀者允许在北航录取线下60分录取。
3、自主招生笔试中数学、物理单科达到优秀者,均可“直通车”参加学院组织的综合面试。
|
1、把“谋划力”和“行动力”分解为12种具体能力要求(同左)。
2、考查学生在大学本科期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室研究的经历和成果,判断其对本学科的兴趣、研究潜质、科技素养和创新意识
3、对获得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全国学生竞赛一等奖的同学给予“直通车”政策。
|
2012年,学院还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共同组建了“中航发动机工程硕士定制班”。该班学生是在学院录取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基础上,由中航工业集团和学院的专家教授共同面试录取。中航工业集团为该班学生提供学费、全额奖学金和助学金。
目前,学院本科生上研率保持60%以上,不授予学位率控制在2%以内,远优于学校平均水平。同时,学生航空情怀高涨,毕业后许多学生主动放弃在北京等一线大城市就业,直接选择在京外航空发动机主机场所就业,国防系统内就业达到75%,连续5年蝉联校就业先进院系。
二、突显“一制二化”,集学科优势实现个性化育人
航空发动机是多学科高度融合、多领域高度综合的高技术产品,为应对国际上日益严峻的竞争态势和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试点学院逐步改变了我国航空发动机学科门类越分越细的现状,调整了现有学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目前学院界限,把相关领域学科如材料、机械、自动化、计算机、交通等专业与现有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进行融合,瞄准世界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补充了新能源、适航等新的专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生态。而其中的核心——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是国家首批博士点(1981年),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全国第一。
1.打破学院界限,形成学科交叉和完整的学科生态
目前,在打破学院界限甚至校际界限之后,试点学院已经形成了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防科工委创新团队3个,拥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等国内顶级的科研教学基地,获得了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发明二等奖为代表的11项标志性成果。
强势科研和基地极大地促进了专业建设,为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学院先后培养出了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全部6名院士、2名长江学者、2名杰青和3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03年,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被评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本科专业,2007年被评为教育部第一类优势专业。为进一步突出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试点学院还依托学科优势,重点建设了热工实验教学中心和航空发动机创新实践基地。
其中,航空发动机创新实践基地设置了航空发动机拆装、设计加工、检验试车等三个综合实践模块。其中,航发拆装模块包括多种现役发动机的拆装,以及10台微型涡喷发动机、1台涡桨发动机和2台涡轮发动机起动机;设计加工模块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创新能力,如叶轮机自主实验用的教具、实验件——均由学生自行设计,经过简单的加工和装配组合而成,最后再通过实验测量检验学生的自行设计水平、加工和装配质量;航发试车模块中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试车台,检验装配效果及发动机的流量、压比、温度等总体性能,检验前面两个环节中的学生创新实践结果。
这两个特色化的专业实验教学基地分别获批,进入了北京市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还为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几十所大学承担了大量实验设备的研制,接待了几十所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参观交流,部分教学实验被直接复制。
在学生科技实践方面,试点学院构建了“零起点三层次全过程”的自主科研训练体系,使大一、大二的同学可以在专业知识零起点的情况下逐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学院每年还拿出院长基金的10%用于设立学生创新基金,实现了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的制度化、规模化和长效性管理,建立了从“学院动力杯学生科技竞赛”、“校级冯如杯科技竞赛”、到“全国节能减排竞赛”、“全国挑战杯竞赛”直至“国际AIAA动力设计大赛”的竞赛项目链条,实现了不同学生参加不同层次创新训练的目标。
目前,学院本科生在大一期间参与科技创新训练项目人数覆盖率约为30%,大二达到50%,大三可高达80%左右;每年学生获省部级科技竞赛奖励约20人次以上,其中近3年学生获得省部级学科竞赛奖102项,科技竞赛奖86项。如典型案例——《无凸轮曲轴发动机》,就经过了6届学生的坚持不懈努力,将一个想法变成子图纸,加工成模型,最终成为可推广的产品。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为支持国家由工业化经济向知识化经济的转变,在培养模式方面,试点学院实行了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制三化”改革,即在培养过程中实行“导师制、国际化、个性化、小班化”。
多元化的导师制。本科生实行自由选择、动态调整的团队导师制,组建多元化的联合导师团队,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融学术指导、发展指导和生活指导为一体,营造学生博采众家之长的成长氛围,实现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运行。心怀“航空发动机情结”的教授们在规划和建设国家试点学院时,经过慎重讨论,确定了导师制的核心措施:一方面,导师们点燃同学们心中的科学和创新之灯,悉心呵护,等待着他们成长,希望终有一天进发出耀眼的光芒;另一方面,坚持创新实践,让同学们从实践中认知,从实践中掌握,从实践中创新,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精神。
国际化的联合培养机制。在基础课程的设置上,试点学院借鉴了国际一流大学(MIT、GIT、香港科大)课程体系和考评体系的成功经验,在巩固具有专业特色的8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全程重视通识课程的建设。通过精心设计,学院目前在吴大观英才班试行的共性基础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过早偏向专业教育的模式,由6门通识课程、6门多学科基础课程组成,在坚实的数理基础上培养全面的综合素质。该体系前2.5年课程与佐治亚理工学院、俄亥俄州立大学和香港科大可交换或联合培养。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上,近3年来,学院投入了专项经费,共聘任了90名海外学术骨干,累计邀请外国知名专家学者70多人次参加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等专业核心课的共建,出版了《多维气体动力学》、《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等特色鲜明的精品教材。同期派出了95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国外合作院校联合培养,联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ASME、AIAA等权威国际会议上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84篇。
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机制。目前,试点学院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由个性化选择导师、个性化培养方案、个性化评价体系三方面构成。个性化选择导师是把导师按科学型、技术科学型、工程型进行分类,让本科生根据自身特点、兴趣喜好等自由选择;个性化培养方案是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定制专业课程模块内的不同课程,经教学副院长审核后,成为个性化培养方案,最终实现每个人的培养方案都各具特色;个性化评价体系即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设定考核内容和指标,与思想品德、科技素养、人文素养等6个维度的综合测评一起,以学习档案的形式进行综合评价。
小班化的教学制度。小班化教学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土壤和环境,通过教材、教师队伍、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改革,学院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每班学生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从学院小班化教学制度的实行效果综合考量,这一教学模式将是高等教育从“工业化生产模式”到“知识经济模式”转变的必然结果。在两年的试行期间,由于小班化教学重构了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在教学形式上增强了启发和互动式教学,更加重视提高学生思维的开放程度,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在课堂上的讨论和思想火花的碰撞成为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我们也看到,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的能力普遍缺乏,因此,实施小班化教学对高校教师自身水平和能力要求更高。
3.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
成立试点学院以后,学院改变了过去以成绩为单一评价指标的学生评价体系,构建了包括“思想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身心健康、人文素质”在内的6个维度学生评价体系,实行发展性的过程评价机制,鼓励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种过程评价机制,在重视人才优出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过程,避免了以往单纯依靠结果评判学生而错失优秀潜质学生的情况。过程评价机制有助于班主任、辅导员成为“伯乐”,发掘学生,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过程式的记录可以帮助教师全面快速地了解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经历。在评价方法上,改变过去单纯以最后结果来评价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发展性的学生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学生成长的过程培养。所有评价记录由学生填写、辅导虽审核的形式记录,既比较全面、真实,同时也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管理能力,也为学生研究生面试和就业面试时提供更详细的材料,更好地实现学生“优出”。
此外,学院还设立了绿色通道,对部分“偏才”、“怪才”给予相应的认可,每年均有2-3名同学尽管排名靠后,但由于科技创作、学科竞赛获一等奖而搭上保研“直通车”。
三、创新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
为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试点学院重点改革了高等学校办学的土壤与环境,提出了“一个面向、两条途径、三个结合”的办学指导方针,核心是协同和开放。主要指面向航空发动机行业产业的人才需求,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科研资源与中航工业集团的实体经济优势,实行开放办学;通过交叉学科综合培养、国际化联合培养两条途径,培养学生获得国际一流水平的知识结构;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国际学科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基础科学知识与创新实践能力结合,大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国家使命感和学以致用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软环境方面,试点学院建立以关键业绩指标为依据的教师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突出教学、人才培养绩效导向,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教书育人。考评标准从单一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扩展为学术影响力、行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评价并重的综合评价机制,把教师的主要精力拉回到教学上。
在教师年终绩效发放方面,学院加大了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奖励和倾斜力度,教学当量与科研当量的等效比例由3年前的1:10上升到了1:20;在关键业绩指标考核中,突出了对省部级教学获奖、正式教材出版、课堂教学前3名、学生实践类课程指导(SRTP、省部级学科竞赛、冯如杯等)的奖励额度及范围,重点扶持教学业绩突出的一线教师。
在教师队伍的聘任机制方面,学院首先依据师资队伍现状和三类影响力的发展需求,制订未来5年人才引进计划和进入标准,分别成立国际评价委员会和行业评价委员会,自行组织人才引进工作。经国际评价委员会和行业评价委员会认定,个别单方面影响力突出的优秀者,试点学院先行自主聘任至教授/副教授岗位,然后经学校统一职称评聘进行认定。
在博导遴选机制方面,为鼓励优秀的副教授申请博导,试点学院成立了博导自主遴选工作小组,由院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研究生教育副院长担任副组长,负责博导评聘指导和组织工作。同时,试点学院刘海外引进人才直评博导,只要申请者年龄在35岁以下、海外博士学位获得者,并获得“青年千人”或“卓越百人”称号,可直接参加博导的遴选。
在硬环境方面,试点学院将教学区三号楼规划为“国家试点学院楼”,围绕基础实验平台、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创新实践平台三级结构对现有实验资源和待建资源进行规划、整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程实践教学条件。三大公共实验实践平台均开发了网络管理系统,具备在线预约、使用授权、自动计费等功能,并实现对教师和学生全天24时的开放共享,大幅提高现有实验设施用于人才培养的利用率,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创新实践环境。为实现协同与开放,试点学院楼专门设立了与中航工业企业导师的联合办公区,双方共同为未来10-20年航空发动机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打造一流的基地。2012年9月,北航与中航工业签署了共建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协议,在未来5年双方将投入10亿元,用于提升航空发动机基础研究能力和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其中,中航工业将每年投入2000万建设试点学院,重点支持试点学院“吴大观英才班”和“中航发动机工程硕士定制班”等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4月,以试点学院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为教育部首批14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做足体制创新大文章 建好高校教改新特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中心 曾 皓
“做自己想做的研究,才能给自己带来能力的提升。在物理学院这个自由的空间里,我的学习和研究有着充足的动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2009级本科生胡三乐是从本校信息学院转入的,今年他获得了全校学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并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全额资助出国留学深造。目前,共有290多名本科生正在教育部“试点学院”之一——中国科大物理学院所营造的崇尚学术、突出个性化培养的氛围里健康成长。
“过去,大学习惯于按照自己的节奏和统一模式按部就班地进行‘流水线式’培养,忽略了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院士说,“试点学院作为高校教改特区,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要努力突破‘流水线式’的人才培养局限,从满足学生的主体个性和国家战略、科技前沿需要等方面,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国家培养和储备学科领域的高层次拔尖人才。”
夯实基础博学:“育人意识”的强力回归
“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教学和科研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育人’是教授最基本的意识,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教授的天职。”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指出,“学院在强化教授‘育人意识’上有独到的做法。”
在中国科大物理学院,很多门课程是由教授“组团”来上的。课程组是科大物理学院的“特产”,目前,学院已经建立了20多个课程组,其中12个是物理学科基础课课程组,面向全校学生展开物理本科基础课教学,每个课程组都有20—40位老师组成强大的教学团队。另以学科点作为单位,全院的专业课打包为9个物理专业课课程组。
从20世纪90年代起,物理学院就有了课程组的雏形,发展至今,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师资团队形式。“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以课程组为主导,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组是具有一定行政功能的教学基本单元。”刘万东详细介绍了课程组在学院教学工作中的角色,“课程组成员的选择、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规划、教师教学任务的分配、教学评价和奖励推荐等一系列教学管理行为,都是由教学组去完成的,院系管理层面不加干涉。”
物理学院副院长叶邦角教授是《电磁学》课程组的负责人,翻开《电磁学》课程组名册,可谓教学力量雄厚:教授16人,副教授10人,讲师8人,已经编写了近10本课程教材和参考书。
学院要求每位教授至少参加2个课程组,积极参与一线教学活动。刘万东介绍,“基础课教学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根本所在。因此,越是基础的课程,课程组的力量越是强大。”
如果说加入课程组是实现教授参与一线教学的基本途径,那么“教授值班”制度则进一步增进了教授与学生的直接对话。
这项被同学们称为“open hour”的制度已经在物理学院实行了3年。学院要求副教授以上的老师每两周拿出一定的开放时间,与本科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对话。教授值班的时间、地点会提前告知学生,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问题,自由选择老师,直接上门对话。
2010级物理学院本科生胡月同学是这项制度的亲历者之一。“大三上学期,我对未来的发展和出路有一些迷茫,当时学校有一个与欧盟伊拉斯谟合作的学习交流项目,我想参加。带着学习和未来规划方面的问题,我在教授‘open hour’时间里去找了张增明老师。他给了我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细致耐心的指导。”胡月说,“‘教授值班’制度对我们帮助挺大的,日常学习生活里我们的疑问其实挺多,比如专业选择、进实验室、未来去向等,需要有这种和教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这项制度效果非常好,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刘万东说,“学生在学业、生活中的任何困难都可以在‘open hour’里与老师交流。我们希望将‘教书育人’的意识落在实处。”
锻炼自主研究能力:搭建优质实践平台
2010级凝聚态物理专业的江志浩同学刚刚度过于一个难忘的暑假。8月,他和实验室的老师、同学一起,参加了在江西举办的国际稀土会议。更让他颇感受益的是,在这次国际性会议上,不仅聆听了一流专家们的学术报告,他还代表自己所在的研究小组上台做了全英文报告。
“我们小组的报告题目是‘纳米级的NaYF4:Yb,Er/Ho上转换发光材料’,这是我们小组这一年多研究成果的一个小结。”江志浩说起这次经历,颇为兴奋。
从大二下学期开始进入张增明教授的实验室,江志浩和另外几名本科生一起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对他来说,在实验室的经历受益匪浅:“一方面,平常学习的基本知识在实验室里有了更直观、具体的概念,掌握了操作实验装置和调配实验条件的基本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在做课题的过程中,我和小组成员学会了面对问题后不断摸索、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江志浩的实践经历还不只这些。从大二开始,他参加过上海应用物理所的秋令营,在那里,通过参观实验室深入了解先进的实验环境,还聆听了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去年,他又参加了在浙江举办的全国暑期物理学校,在一周的时间里,接触了量子信息、凝聚态、生物物理等前沿课题,收获颇丰。
“丰富的实践机会开阔了我的眼界,引领我触摸科学前沿。我希望自己以后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江志浩已经明确了未来的努力方向。
江志浩的丰富实践机会,是中国科大物理学院大多数同学的一个缩影。据统计,物理学院约有50%的本科生在校期间有机会获得学校资助,参加“大学生研究计划”,开展完整的科研实战训练;80%以上的本科生有机会进入相关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在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实践活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大物理学院的实践教育注重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2005年开始,学院为大二以上的同学开设了由学生自主设计的研究性实验课程。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张增明介绍:“这类实验课程不再只是让学生做单个实验,而是建立一个鼓励学生拓展学术兴趣、进行自主研究的实践平台。同学们有机会亲自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实验的分析和解释,并形成自己的实验结论。”
据了解,每年以物理学院学生为主,全校大约有600多名学生参与自主设计的研究性实验课程。“物理实验中心全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保障学生的实验方案顺利进行。譬如有的学生要做生物物理方面的课题,物理实验中心没有生物方面的研究条件,那么我们会出面和生命科学实验中心取得联系,帮助学生获得需要的实验条件。”刘万东说,“在这个过程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也起到统筹和组织学生实践的作用。”
那么,同学们的研究质量如何呢?“可以说,其中有1/3的研究成果可以达到发表文章的水平。”刘万东对同学们的科研实践能力表示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不过,研究成果本身并不是我们开展研究性实验课程的目的,我们并不看重实验结论,而是看重学生的研究套路,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展现出的自主研究能力。”
全力调动优质资源:给研究所留一块“自留地”
对中国科大物理学院来说,全方位优化学生的实践及教学资源,不能不提到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所系结合”。
“‘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是中国科学院确立的中国科大基本办学方针,物理学院在原先多年经验的基础上,正推进所系结合的进一步深化。”刘万东介绍,“原先我们只有3个英才班,现在我们和中科院对口的规模较大研究所,如北京物理所、国家天文台、北京高能物理所、兰州近代物理所、半导体所、上海应用物理所、上海技术物理所、上海光机所、合肥等离子体物理所等在本科教育方面全面合作,联合建立了9个科技英才班。”
事实上,所系结合英才班的合作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研究所为学生设立奖学金,提供实习和做大研计划的实践机会,更深入一些,研究所可以独立开设专业课程,安排教员为本科生上专业课。
上海应用物理所的几位老师在物理学院显得很特殊,他们每周都会从上海来到合肥,给物理学院的学生们讲授“先进光子物理”这门专业课。这是中国科大物理学院与上海应用物理所开展所系结合的一项具体内容。上海应用物理所根据“先进光子物理”的课程特点,甄选出几位在不同内容上最擅长且活跃于科研一线的研究人员,来为科大的学生们讲课。
英才班可以看作为研究所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一块“自留地”。“在这块‘自留地’上,研究所可以有一定‘自营’的空间,参与到本科教育中来。”刘万东指出,“我认为这是一种理念的更新。以前强调的是合作过程中一些具体项目,现在重在帮研究所建立起本科教育的自豪感,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本科生培养过程中,这一方面有利于建立研究所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将研究所的力量引入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和实践资源。”
与研究所共建英才班,的确为学生带来了更多资源。以物理学院与中科院物理所共建的“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为例,班里的学生在一年级时去物理所参观学习;二年级时会有两周的时间在物理所完成科研小实践,并参与所里的科研工作;三年级时在物理所完成大学生研究计划;四年级时结合毕业论文,在所里完成系统化的科研训练。
“我们希望为学生创造全方位的优质教学和实践资源,帮助学生尽早触摸科学前沿,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创新的热情。‘所系结合’的深化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刘万东表示。
尊重学习兴趣:实现百分百自主选专业
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条件之一。早在2005年,物理学院就在学院内开始了完全自主选择专业的做法,并收获了良好的效果,这也为学校在2012年全面开展自主选择专业做出了很好的尝试。
由于中国科大的物理学科在国内名列前茅,专业齐全、毕业生深造率高,物理学院多年来都是转专业的重要流人地之一。面对众多的申请者,物理学院会组织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转专业动机,学习成绩倒是其次。
物理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王冠中是面试老师之一,“在面试过程中,我们会提醒学生物理学院的学习难度,如果觉得学生不合适学物理,我们会对学生进行规劝。转专业是帮助学生发现自我的过程,过程甚至比结果更重要”。对于学生的转系意愿,物理学院最看重的是“兴趣”。
2013年,物理学院共有4位同学获得代表中国科大学生最高荣誉的“郭沫若奖学金”,而其中就有两位是通过转专业进入物理学院的。除了胡三乐外,还有段以恒。
段以恒2009年进入中国科大学习,被录取在核科学技术学院,第一学年的成绩是年级第一,他后来选择转到物理学院。“我非常喜欢物理,现有的理论体系是非常美的,也愿意为之付出很多,转系之后我学得更开心”。今年,他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将继续他在物理领域的求学之路。
对于想转入的学生,学院的做法是不设数量限制,只要通过面试考察出学生的真实意愿,物理学院就会接收。“大学就是要有教无类,这是育人的基础”,刘万东认为,即便是基础稍弱一点的学生,也都有很强的可塑性。
管昇炜是中国科大2011级本科生,入学时被录取在工程科学学院,但是他最感兴趣的一直是物理,在工院的成绩不甚理想。了解转专业政策后,他早早就开始了转专业的准备。大一学年结束前的一个月,管异炜在教务处网站上提交了转专业的申请,不久他就接到了物理学院面试的通知,而面试他的老师就是执行院长刘万东。
“当时刘老师问我为什么要选择物理学院,将来有什么打算,我就告诉他,我对物理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也很有信心。”之后,管异炜顺利转入物理学院。
专业转换之后,管昇炜的学业成绩和科研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大二的这个暑假,管昇炜已经进入杜扛峰教授实验室开展基础的研究工作。浓厚的兴趣让他学得更加轻松和快乐,而这些都得益于自主选择专业的举措。
目前,物理学院对于有转入需求的学生,做到百分百满足,据统计,每年转入物理学院的学生约占该院学生数的20%,结果也表明,大多数同学成绩都有较大的提升。
教授治学:行政倾力服务学术
邓友金是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者,于2009年进人中国科大工作。已在科大工作4年的他,印象最深的是没有行政事务来“折腾”教师,可以安心做科研;但是如果在工作上遇到困难了,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院领导寻求帮助。
今年,邓友金开展了一个关于大规模量子蒙特卡洛模拟的课题,新购置的一组计算机找不到地方放置,他找到院长刘万东,希望帮助解决。一个星期后,邓友金得到刘万东的答复,放置机群的地点协调好了。“平时我们‘相安无事’,有足够的空间做自己的研究,遇到困难了,就会找领导帮着解决”。
刘万东认为,一个学院不能没有行政功能,否则就如一盘散沙。去行政化并不表示没有行政,而是要让行政倾力服务学术。
孙方稳,从本科到博士都就读中国科大,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完成之后,选择回到中国科大,跟随导师郭光灿从事科研工作。
作为物理学院一名年轻的副教授,孙方稳感受到周围研究氛围的宽松。刚回国的那两年,他没有做出什么有显示度的工作,“郭老师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和强有力的支持,学院也从来不给年轻人压力和限制”。这两年,孙方稳的研究工作有了很大起色,“与教学不同,做研究就是要做一些‘不靠谱’的东西,这样才可能出一些原创性成果。”
物理学院每周都会召开一次院务会,院务会的组成人员是院长、副院长、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各系的主任。所有关于物理学院的事务,大到奖项评定,小到信息交流,都会在院务会上讨论、协商和解决。而这个讨论的氛围往往是热烈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观点碰撞激烈的时候,我们甚至会‘吵架’”,刘万东说,之所以能这么激烈,就是每人都能充分发表意见,所有事情都放在表面,可以尽量做到简洁高效、公平公正。
如今,院务会已经在物理学院民间建立起了一种普遍的信任,“我一直认为,有信誉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尊敬”。让刘万东欣慰的是,这么多年,从职称晋升到岗位津贴评定,学院里没有任何一位老师私下里跟他“打过招呼”。
将行政权力赋予教授,在物理学院早已是普遍的做法。从2010年起,物理学院就开启了“项目主管教授制度”,所有与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有关的事都作为项目来做,每个项目都设有一个主管教授,可以决定项目的一切事务。项目主管教授决定的事情,学院均予以支持,不加干涉。
2010年,国家“千人计划”首批人选者赵政国作为“大学生国际合作项目”的主管教授,开始负责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交流合作事务,在此项目上,他全权代表学院。项目开展3年来,赵政国已经探索出校际之间国际交流的一套方式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将方法加以推广。
如今,物理学院类似的项目设立了近20项,从各英才班建设,学术论坛建设,学院的教学改革、人事改革、本科与研究生招生改革,到系列教材的组织编写、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的改版等等,涵盖面很广。项目周期长短不一,但是目标明确,由主管教授全权负责。
刘万东说,“在我们这里,教授拥有充分的自主权,目的在于实现教授治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我们坚信,在“方向正确、聚焦重点、务求实效、稳中求进”的前提下,试点学院这个教改特区,作为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突破口,必为高教的综合改革和整体发展作出示范,并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高校试点学院改革的意见
试点学院改革是在普通本科高校选择专业学院(含系、部,下简称学院)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推进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学院与社会创新资源协同发展为路径,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为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高教强省提升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的意见》(鄂政发〔2012〕77号)、《教育部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教高〔2012〕11号),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形成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培育学科专业新优势,着力激发高校改革发展新活力,着力构建高校与社会协同发展新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改革目标。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色院系建设、高校协同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四位一体”的改革目标,把试点学院建设成为体制改革的先行区、人才培养的试验区、特色发展的示范区、协同发展的创新区。
二、改革内容
(一)改革学生招录与选拔方式
1.依照规定实行自主招生。允许试点学院在本校录取批次线以上,自主确定标准选拔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和学业优秀的学生。其中,经省招委批准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可以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选拔试点学院的学生;不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可依照规定向省招委申请授予试点学院所举办专业的自主招生资格;高校也可在新生进校后,根据选才要求组织选拔试点学院的学生。招生录取办法应按照程序报请批准。招生章程、招生程序及结果应全面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加快建立试点学院与省级示范高中联合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2.加强招生工作统筹管理和政策倾斜。试点学院的招生工作由高校统筹管理,纳入所在高校年度招生计划。高校应支持试点学院在稳定办学规模的前提下,自主确定本科生招生计划。高校可自行决定试点学院学生在校内相关学科专业间流动,不断优化生源结构,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具有硕士、博士授权的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优先向试点学院倾斜。具有优秀本科生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资格的高校,适当增加试点学院研究生推免名额和直博生名额。探索建立校际、国际本硕连读、硕博连读机制。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改革教学管理模式。试点学院实行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一制三化”等培养模式,即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实行核心专业课程教授负责制。探索实行全面学分制。鼓励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将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
2.强化实践环节教学。试点学院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会同合作单位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支持试点学院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一批“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3.促进联合培养人才。支持试点学院全面推行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改革。支持试点学院加强国际合作,依照规定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动试点学院开展多样化的合作培养,授予联合学位与双学位;将试点学院纳入到“湖北高校优秀大学生海外游学计划”的重点支持范围,提高试点学院在校生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比例。
(三)改革教师遴选、考核与评价制度
1.全面实行教师聘用制。试点学院实行教师聘用制,探索建立年薪制。完善岗位管理和聘用办法以及薪酬待遇标准。扩大试点学院遴选教师的自主权,逐步提高岗位聘用标准和要求。鼓励试点学院探索更加符合高等教育特点和人才引进规律的薪酬制度,引进高水平人才。
2.改革教师评价考核办法。加快实行任期考评、同行间业绩考评等符合教师特点的评价与激励办法。对于基础研究的学科专业,加重论著和科研项目考核权重,实行“代表作”评价机制;对于应用型为主的学科专业,突出考核教师成果和科研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对于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的考核,加大其团队业绩的考评权重。
3.探索建立人员流转退出机制。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现有在编人员,强化聘期管理与考核,实行“能上能下”、“非聘即转”;对新聘人员探索更加灵活有效的用人机制,加强目标考核,实行“非聘即走”、“非升即走”。
4.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支持试点学院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教师和研究团队。采取经费补助、项目资助等方式,支持试点学院教师国内外访学。将试点学院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纳入到“中央部委属高校与省属高校对口支持合作计划”、“省属高校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的重点支持范围。
(四)完善学院治理结构
1.构建多元合作管理模式。试点学院要制定章程,以章程为依据,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完善试点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试点学院教授委员会。改革试点学院院长选拔任用制度,试行教授委员会提名、依照干部管理权限程序任免院长的办法,实行聘用制和目标责任制。赋予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上的审议权、在学术成果评价等方面的评定权。
2.扩大社会合作。支持试点学院吸引社会资源办学。成立由企事业单位参与的理事会或董事会,履行对试点学院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办学经费等重大问题的审议、指导、咨询、监督和协调等职权。
3.推进专业评价。逐步建立专门机构或社会中介机构对试点学院学科、专业、课程等进行评估的制度。建立试点学院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和项目支持力度。省教育厅在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平台建设、人才发展计划、“本科教学工程”等方面加大对试点学院的支持力度。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领域,着力推动试点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统筹推进试点学院改革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对试点学院的改革发展情况实行定期检查,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于改革力度大、成效显著的试点学院给予奖励性经费支持,并由试点转向示范。
(二)高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试点学院所在高校要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试点学院改革,协调解决试点学院的重大改革事项,做好与学校其他改革项目之间的衔接工作。要在保证经常性经费基础上,设立试点学院改革专项经费,并积极争取社会资源筹措资金。要妥善处理好教师聘任等问题,确保改革过程中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三)强化试点学院改革主体责任。试点学院要推行对标管理,紧盯同类高校最好水平,对比标杆找差距,制订并实施改革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要建立自我发展、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在国家法律和政策框架下落实和扩大自主权,依照学院章程自主确定发展规划,自主配置各类资源,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开展教学、科研、管理活动。
四、组织实施
(一)申报条件
2013年,要遴选支持10所左右的高校开展试点学院改革。申报纳入试点学院改革范围的学院,应是现有基础较好、办学特色鲜明、改革思路清晰、社会合作紧密的学院。
(二)遴选程序
试点学院的遴选,按照高校申报、专家组评估论证、实地考察、省教育厅审核认定的程序进行。请各有关高校择优推荐,于2月28日以前,将申报文件、改革总体方案、具体实施方案等申报材料一式三份,送省教育厅高教处。每校限报一个试点学院。
(三)组织实施
试点学院改革以四年为一个周期,滚动实施。高校申报的专业院系被确定为试点学院以后,应进一步修改完善总体方案,完善与合作单位的共建协议,要制订四项改革内容的实施细则,报省教育厅核准后启动实施。
湖北省教育厅
2013年1月17日
湖北省设立的16所高校改革试点学院名单
学 校
|
试点学院名称
|
华中科技大学
|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
华中师范大学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武汉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球科学学院
|
湖北大学
|
资源环境学院
|
武汉科技大学
|
机械自动化学院
|
三峡大学
|
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
长江大学
|
农学院
|
湖北工业大学
|
机械工程学院
|
武汉工程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武汉纺织大学
|
现代纺织学院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国医学院
|
武汉轻工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湖北经济学院
|
金融学院
|
武汉体育学院
|
新闻传播学院
|
武昌理工学院
|
生命科学学院
|
主 编
|
聂天保
|
地 址
|
武汉轻工大学常青校区
|
副 主 编
|
杜为公
|
|
行政楼615
|
编 辑
|
赵 晓
|
邮 编
|
430023
|
|
官 璐
|
投稿信箱
|
fgc@whpu.edu.cn
|
|
李笃珊
|
电 话
|
839270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