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高教选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研究  >  高教选编

高教动态2017年第5期

发布于:2017/06/02 09:27:28  点击量:

 

2017年第5期(总第127期)

武汉轻工大学发展规划处  20175

【高教要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要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实践,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宣传。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重中之重,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学习宣传教育。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58日)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基础地位,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建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重点布局一批对文明传承有重大影响、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支持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濒危学科、冷门学科。加强教材建设规划,建立健全高校教材编审机制,创新教材编写、推广、使用的体制机制,调动学者、学校、出版机构积极性。来源:《国务院新闻办网站》2017518日)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2017年第11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批准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规范》(GB/T33667-2017)。《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规范》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领域第一项国家标准,规范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要求、服务流程、服务评价与改进等内容。适用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标准坚持了依法原则、指导性原则、适用性原则。标准共8,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3个基础结构章节及“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要求”“服务流程”“服务监督、评价与改进”5具体章节。本标准的发布实施,有利于规范和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建设;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的针对性和规范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水平和效率,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来源:《人社部网站》2017523日)

▲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化高校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近日,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化高校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全面下放本科院校高校教师、实验技术系列职称评审权。发挥高校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推进高校按照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职称评审。自文件下发之日起,下放所有本科院校(含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成人高校)高校教师、实验技术系列职称评审权。《意见》提出,鼓励高校采取个人述职、面试答辩、同行评议、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引导建立校外同行专家鉴定制度,提高职称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对高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放宽条件限制,畅通评审通道。来源:《湖北省教育厅网站》(2017531

▲教育部召开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 近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田学军出席会议并讲话。田学军强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一项长期重大政治任务。教育系统特别是广大高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四个服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文化走出去,自觉承担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及相关的教材体系、评价体系的历史使命,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坚定政治方向、落实主体责任、深化综合改革、建好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生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奋发有为、扎实工作,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迈上新台阶,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511日)

▲教育部将2017年定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 近日,教育部党组审议通过《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将2017年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总体方案》的设计思路是突出三“大”,即大调研、大提升、大格局,坚持调动师生、凝聚合力、集中攻坚、增强获得感,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总体方案》中的“大调研”就是突出问题意识,系统开展思政课大调研。开展大调研要实现三个目标:总结“05方案”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评估近年来出台的加强思政课的政策措施绩效;精准查摆真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大调研的方式有四种:领导带队调研、专家听课调研、课题专项调研、校地特色调研。《总体方案》中的“大提升”就是紧扣重点环节,以教材、教师、教学建设为突破口,在“师资攻坚”“教材攻坚”“教法攻坚”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努力使思政课“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大力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总体方案》中的“大格局”就是会同多个部门多方面力量,立足全方位全过程,协同推进,努力构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大格局,探索出一条“机制攻坚”的新路。要坚持内外结合,统筹协调课内外、院内外、校内外、部内外各方面资源,特别是教育资源、教师资源、实践资源、宣传资源,凝聚思政课建设的合力。来源:《人民网》2017511日)

2017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 近日,2017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新成效,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新要求。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杜占元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呈现出应用深化不断加速、创新案例竞相涌现、制度安排日益完善的良好局面;用“八个坚持”系统阐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即坚持把推动和服务教育改革发展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坚持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作为核心理念,坚持把应用驱动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方针,坚持把同时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作为机制创新的优势,坚持把适应国情、因地制宜的应用模式创新作为基本导向,坚持把转变观念和培训提高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把试点先行、以点带面作为推动工作的基本方式,坚持把开放合作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并通过“1238(一个核心理念、两个基本方针、三大关键举措、八类应用模式)进行了概括解读。杜占元强调,从战略和实践两个层面,国际社会都高度关注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我国面对教育现代化2030发展目标,要积极应对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正视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应用、融合创新。杜占元要求,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坚持力度不减、抓手不软、培训不松,做到强化示范、突出效果、加强宣传。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59日)

▲全国就业创业工作暨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近日,全国就业创业工作暨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狠抓就业创业各项新举措落地,突出重点,精准施策,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推动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强化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全面完成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的目标任务,全力确保就业局势稳定,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会议强调,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高校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能力,加大帮扶力度,引导毕业生到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就业创业,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先导,完善专业学科布局,加强招生、培养和就业联动,切实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511日)

▲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工作座谈会召开 近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高校要深入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加强法治及其相关领域基础性问题的研究,进行深入分析、作出科学总结、提炼规律性认识,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撑。高校要发挥综合优势,加强队伍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协同攻关,努力产出高质量法治理论研究成果,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作出贡献。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7518日)

▲高校人才工作联盟成立 近日,高校人才工作联盟在北京成立,联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2所高校倡议发起,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集体签约加盟。大会发布了《高校人才工作联盟公约》。《公约》提出,联盟将积极发挥引导功能、协调功能、探索功能,坚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利共赢的原则,逐步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和沟通协商机制,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导向,合理优化人才区域布局,着力破除不利于人才发展的各类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形成高校、人才各方共赢的良好局面。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516日)

▲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新疆此举旨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决策前期研究;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等向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培训、教学成果鉴定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督导、巡视、检查等。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由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聘任,本届任期20172020年。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7512日)

▲湖北:将建五千个大学生实习基地 近日,湖北出台《实施“我选湖北”计划大力促进大学生在鄂就业创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将构建完备的实习实训基地、创业就业平台、服务保障体系,使更多大学生留在湖北,将全国乃至全球优秀大学生更多地引进到湖北就业创业,聚集湖北发展优势。《意见》出台了多项利好举措:积极推动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特别是企业接纳大学生实习实训,给予每人每月不少于500元的生活补贴,省级对各地按补贴总额50%奖代补给予支持。5年内拟在全省建立5000个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建立全要素、开放式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器,每个县市至少2个以上创业孵化基地,未来5年重点建设300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力争100家进入国家级示范基地。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52日)

▲河南:毕业生在校期间可申请“就业创业证” 近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关于做好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可凭学生证向就业创业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申请“就业创业证”,或委托所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代为申领;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可直接向求职创业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申领。河南省强调,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为申请登记的毕业生及时核发“就业创业证”并将实名信息登记入库,不得以人户分离、户籍不在本地或没有档案等理由不予受理。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59日)

▲四川:把高校思政工作作为重大战略工程 近日,四川省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王东明在会上强调,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人才支持。王东明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切实抓好各方面基础性建设和基础性工作,努力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奋力开创四川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提供有力支撑。会议还对四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要针对高校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要紧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要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师资队伍;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高校调查研究,多同师生接触,帮助高校解决实际问题。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519日)

▲陕西:五校联盟允许学生跨校修学分 近日,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邮电大学成立“长安联盟”,联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联盟高校的学生可根据要求跨校修学分,攻读辅修专业。联盟高校师资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实行互聘共享,教师可在联盟内高校相互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同时,联盟内高校共享图书资料、学术讲座、实验教学、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在线课程等教学科研资源。在学生联合培养上,联盟内高校支持本校学生跨校修读课程,相互承认学分。学校各自推出优势特色专业面向联盟内其他高校学生。学生跨校修读完成全部学习任务并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由开设专业的高校依规授予相应学位(第二学位)。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523日)

▲甘肃:成立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 近日,甘肃省高校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研讨会在兰州大学召开。会上,甘肃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将充分发挥和利用成员学校的特色和优质办学资源,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并在科研、教学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提升各联盟成员的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同时,将按照“重点带一般、本科带高职”的思路,探索建立联动建设机制,推动部校共建、校校合作和校校联建,形成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强大合力,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整体水平。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525日)

【院校动态】

▲南京财经大学:推出学业预警制度 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发布实施《本科生学业预警实施办法》,规定少数学业不佳或违规违纪的学生,将被确定为预警对象,学校和家长将合力对其进行教育和干预,避免“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现象发生。学业预警是一种危机干预制度,不属于处分。依据旷课、挂科、补考、网瘾等不同情况,南京财大将学业预警分为三级,预警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其中,红色预警为最高级别,其预警标准为:学期累计旷课达到或超25学时;学期不及格课程4门,且补考有不通过课程;历年必修课补考后有7门以上不及格;四年级英语四、六级或计算机等级考试未达到所在专业学位授予要求;临近学校规定的最长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等)未完成学业。根据要求,每学期开始,各学院必须对学生学业情况进行统计,确定学业预警名单,逐一通知学生本人,并以适当方式告知家长。对于红色预警的学生,学校规定必须书面告知家长,家长需填写学业预警通知单回执寄回学校存档。与此同时,学校还将对被预警学生进行学业帮扶,帮助其正视问题、查找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和帮扶措施,督促完成学习任务。被预警学生若能按所修专业、所在年级的正常教学进度认真学习,完成所有课程学习任务,可以解除学业预警。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52日)

▲武汉理工大学:“四个结合”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通过“四个结合”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理论教育相结合。制定青年教师理论学习规划,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主线,定期举办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强化青年教师理论武装,及时解答青年教师思想关切和理论困惑,着力提高青年教师思想理论素养,坚定青年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建立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常态机制,及时掌握青年教师思想状况,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二是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能力提升相结合。全面实施教师队伍“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国家资助、学校配套资助、二级单位共同资助等方式,每年选80名左右中青年学术骨干赴世界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合作研究,提升青年教师国际视野。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助课制、教学培训制、集体备课制和教学团队制等制度,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实施“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在项目申报管理、科研团队建设、科研基地建设等方面向青年教师倾斜,积极组织开展科研培训和学术交流,创造适合青年教师发展的和谐科研环境。三是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制定关于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待遇的意见,提高青年教师工资待遇,改善青年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开通人才职称评审“直通车”,对有突出成果的青年教师优先晋升或越级晋升,促使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健全校院两级领导干部联系青年教师、与青年教师谈心谈话制度,发挥教代会、职工代表大会作用,及时回应青年教师关切和诉求。四是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将每年三月设定为“师德建设活动月”,开展主题演讲比赛、师德建设理论研究或研讨、“扬师德、铸师魂”主题征文、“导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传帮带”等活动,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打造“理工力量”“师德标兵”“聚焦人才强校”等宣传平台,加大对青年教师先进典型、师德标兵的宣传力度,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师德建设工作评估制度、师德问题报告制度、投诉制度以及师德建设监督制度,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师德建设良好局面。来源:《教育部网站》2017517日)

▲湖北大学:启动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联动融合发展计划 近日,湖北大学启动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联动融合发展计划。该校提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联动融合发展框架性方案。方案指出,要通过结对互帮、换岗挂职、听课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提升等七大举措,实现思政课教学与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工作思想同心、目标同向、队伍共建、资源共享。该校副校长杨鲜兰指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的融合发展意义重大,它不仅是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更是将学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两支重要力量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形成思政教育的合力。两支队伍的联动融合,对思政课教学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都是很好的尝试,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也是推进湖北大学长远发展的尝试。来源:《湖北大学新闻网》2017527

▲武汉科技大学:多向联动助推学子“好就业、就业好” 近日,武科大加强招生、培养和就业联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让毕业生不仅“好就业”,而且“就业好”。一是“全过程”服务招聘单位。为用人单位竭尽所能做好各项服务。二是“全方位”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科学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成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三是“全覆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武科大先后开设19创新创业素质教育选修课,设立创新教育学分,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3创新学分”。学校出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励政策,并设立扶持基金。学校建设3000平方米的创业基地,被评为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一批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实现了“就好业”。来源:《新华网》(2017512日)

▲江苏科技大学:推行大学生核心素质报告书制度 近日,江苏科技大学正式实施大学生核心素质报告书制度,通过精准评价测量,为学生本人、家长、学校相关部门和就业单位提供全面了解学生阶段性素质的参考材料。该报告以学期为评价周期,将核心素质评价模块划分为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创业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学生从进校至毕业共接8评测。通过精准的评价测量,学校可以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成长过程、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精准指导;而通过“大数据”的方式,也可以对学校的各个教育教学环节进行初步诊断,反推学校的改革发展,真正体现“教育面向每个学生”。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52日)

 

 

 

 

 

 

 

 

 

 

 

 

 

 

 

 


 

 

聂天保

武汉轻工大学常青校区

吴德明

行政楼620

430023

李笃珊

投稿信箱

fgc@whpu.edu.cn

8392709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武汉轻工大学发展规划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