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高教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研究  >  高教动态

高教动态2020年第2期

发布于:2020/05/17 08:57:20  点击量:

2020年第2期(总第158期)

          武汉轻工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20203

【国内要闻】

▲李克强:千方百计加快恢复和稳定就业 为就业创业、灵活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近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要求,分析就业形势,部署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就业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就业事关基本民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稳就业任务十分艰巨繁重。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将稳就业放在做好“六稳”工作首位,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就业工作,切实维护就业大局稳定。胡春华指出,要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化招聘录用等就业服务,提供更多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支持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来源:《新华网》(2020年3月2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部署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意见》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一是阐明基本内涵;二是明确总体目标;三是健全劳动教育课程;四是规定劳动教育基本内容;五是强化劳动教育评价;六是强调实施途径多样化。来源:《教育部网站》(2020年3月26日)

▲教育部公布新一批本科专业 新增1853个撤销367个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结果显示,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1672个、审批专业181个(含130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51个目录外新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47个,撤销专业367个。同时,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基础上,增补了近年来批准增设的目录外新专业,形成了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认真做好新设专业的建设工作,坚持需求导向、标准导向、特色导向,把按社会需求办专业作为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前提条件,把落实国家标准作为专业建设的底线要求。要根据社会需求变化情况,动态调整招生规模,持续改进和提升专业内涵。要健全质量保障,加强对新设专业的检查,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年3月4日)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文 加快人工智能研究生培养 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培养方案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生将扩大招生规模。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原创算法、高端芯片和生态系统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学科交叉融合亟待深化,人才培养导向性亟待加强。《意见》指出,未来将以解决人工智能重大理论和实践应用问题为牵引,促进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在重点行业领域的转化应用。以产业行业人工智能应用为导向,拓展核心技术和创新方法,实现人工智能对相关学科的赋能改造,形成“人工智能+X”的复合发展新模式。首先,将健全以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有条件的高校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以自主试点、先行先试方式,自主设置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其次,《意见》还将支持高校与人工智能领域骨干企业、产业化基地和地方政府设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建立任务驱动的跨行业跨学科导师团队,促进科研协同创新发展和博士生联合培养。来源:《光明日报》(202034日)

▲教育部:创新推进网上就业服务 拓宽毕业生就业升学渠道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指导推动各地各高校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开展网上就业服务、拓宽就业和升学渠道、强化就业困难帮扶等工作,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通知》指出,要创新推进网上就业服务,利用部、省、校就业网络以及社会招聘网站,联合举办“2020届高校毕业生全国网络联合招聘—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24小时365天招聘活动),严格信息审核,确保招聘单位及岗位信息真实准确。推出一批线上就业创业精品课程、就业网站信息和就业政策汇编。鼓励通过网络实现人岗信息精准推送、网上面试、网上签约。《通知》要求,要拓宽毕业生就业和升学渠道。教育系统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好“特岗计划”等基层项目,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现代农业、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就业创业。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主要向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急需的相关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倾斜,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36日)

▲人社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16个新职业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向社会发布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连锁经营管理师、供应链管理师、网约配送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全媒体运营师、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铁路综合维修工和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等16个新职业。相关负责人说,在制造业领域,由于技术革新,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取得了长足发展,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新职业随之出现,相关从业人员增长较快。伴随高铁、无人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铁路综合维修工、无人机装调检修工和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等新职业应运而生。此外,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孕育出新职业,健康照护服务的大量需求派生出新职业。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32日)

▲科技部等部门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 近日,为解决我国基础研究缺少“从0到1”原创性成果的问题,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从优化原始创新环境、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创新科学研究方法手段、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服务等7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方案》强调,建立有利于原始创新的评价制度,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对人和创新团队的评价,注重评价代表作的科学水平和学术贡献,让论文回归学术,避免“四唯”倾向;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的评价制度,坚持定期评估和分类考核制度。将完成国家任务情况和创新效能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制度;建立促进原创的基础研究项目评价制度,基础研究项目重点评价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新规律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注重评价代表性成果水平;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重点评价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效能和应用价值。《方案》将在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评价试点。《方案》强调,强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原创导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网络协同制造、3D打印和激光制造、重点基础材料、先进电子材料、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来源:《科技日报》(2020年3月4日)

▲新一轮高校审核评估试点工作将于今年适时启动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官网正式公布了其2020年工作要点。在院校评估方面,教育部评估中心将适时启动新一轮审核评估试点工作并总结;组织开展南方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配合教育督导局进行合格评估整改情况督导复查,跟进学校评估整改情况,让评估“长牙齿”;完善三类专项评估方案,即《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评估方案》、《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评估方案》和《继续学历教育(网络教育)评估方案》。在专业认证方面,今年将控制认证规模,对300个工程类专业进行认证;开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特殊教育、专科类师范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开展至少不少于70个师范类专业的第二、三级认证工作;开展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的医学三级认证研究工作;进一步优化理农人文和社科类专业三级认证方案。在国际评估认证方面,今年将制定中俄联合国际专业认证管理办法,规范化、持续性开展联合认证工作。来源:《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网站》(202038日)

▲教育部启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 近日,教育部印发《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启动实施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计划面向西部地区行业、产业、企业急需的紧缺专业,遴选组织一批高校优秀退休教师支教、支研。据悉,2020年将从部分部属高校招募120-140名退休教师支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塔里木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方案》打破了传统对口关系,采用“多对一”的方式,组织援受双方自由对接,是一种以资源流动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全新途径。《方案》要求,首批援派教师一般从教育部直属高校退休人员中遴选,年龄一般在70(含)岁以下,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一线教学科研经验丰富,政治可靠、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良;身体健康、甘于奉献、不怕吃苦、作风扎实。援派教师工作以课程教学、教学指导、课题研究、团队建设指导为主,短期授课、远程教育、同步课堂、学术讲座(报告)为辅,采取传、帮、带的方式,指导受援高校教师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把先进教学方法和科研理念传授给受援高校教师。长期援派教师,支援服务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学年,每学年承担不少于64课时的教学工作,参与指导1项课题研究;短期和远程支援教师,按照“突出实效、形式多样、时间灵活”的原则,根据受援高校需求,认真做好支教、支研工作。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327日)

▲北京市将实施“十大工程”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北京市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该计划包含10部分、60余项具体举措,并提出了深化新时代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十大工程”。一是实施“数字马院”建设工程,探索建立北京市学校思政课“双师课堂”。二是实施网络引领工程,制定思政主题网络文化作品成果奖励及认定办法。三是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工程,推进学校依据课程特点分门类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四是实施思政课教师培优工程,深化“扬帆资助计划”“择优资助计划”。五是实施思政课教法创优工程,成立北京市学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中心。六是实施思政课质量保障工程,开展全市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测。七是实施思政课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工程,定期邀请教学名师开展“同备一堂课”“同上一堂课”等活动。八是实施思政课创新孵化工程。九是实施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程。十是实施北京高校思政课案例库建设工程。来源:《新华网》(2020318日)

▲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 近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做好2020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若干意见。《意见》明确,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动员中央在沪企业、市属和区属国有企业,扩大针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招聘规模。扩大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规模、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计划。建设高校毕业生网络就业大市场。组织面向全市高校毕业生的系列综合性网络招聘会和专项网络招聘会,举办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和各级各类园区网络专场招聘会,定向招聘上海高校毕业生。加强在线就业指导和困难帮扶,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调整优化高校毕业生相关服务政策。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2020323日)

▲苏州出台高端人才奖励新政 最高可获40万元 近日,苏州市出台了《苏州市高端人才奖励计划实施细则》(简称《细则》)。《细则》对标国际惯例及国内最优政策,对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直接参照个人薪酬按比例给予重奖,奖励最高每年可达40万元。本次《细则》的发布,正是为了更好地吸引高端人才,而对此前政策举措的进一步细化。《细则》对标国际惯例、国内最优政策,紧扣苏州先导产业方向,瞄准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直接参照个人薪酬按比例给予重奖。奖励计划在原有优秀贡献奖励基础上,针对先导产业、前沿科技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高端人才和自贸片区急需人才,其中年薪高于40万者,按个人薪酬给予每年最高40万元的奖励。苏州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只要别的地方能给的支持,苏州不仅都能给,而且还可以多一点。《细则》的最大特点就是奖励力度大,体现了对高端人才“N+1”的特殊支持。此外,政策除了针对境外高端人才,还将覆盖面扩大到有突出贡献的技术骨干,只要符合技术先进性要求,在先导产业、前沿科技领域工作的关键技术骨干,不限定国籍,政策惠及面较广。来源:《中国新闻网》(2020319日)

【国际视野】

▲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出炉 中国高校表现亮眼 近日,QS全球教育集团发布了第十次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本次排名横跨5大学科群和48个学科,评估了全球83个国家地区的1368所高校。中国高校表现亮眼,共有118所大学的1066个学科入选全球600强(中国内地84所,中国香港9所,中国台湾23所,中国澳门2所),188个学科进入全球50强。其中,中国内地100个,中国香港76个,中国台湾11个,中国澳门1个。中国内地5个学科世界10强,比去年增加1个,其中清华大学3个,北京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各有1个。世界前20名的学科,清华大学有13个,北京大学有10个,同济大学有2个。世界前50名的学科,18所中国内地高校的100个学科进入世界50强。其中,北京大学32个,清华大学22个,上海交通大学12个,复旦大学11个,浙江大学4个,武汉大学和同济大学各3个,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2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各1个。来源:《青塔网》(202034日)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布留学生疫情影响调查 日前,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了与新型冠状病毒暴发有关的旅行限制对国际学生流动、美国留学计划和2020年秋季学期国际学生招生的影响。该调查于2020年2月13日至26日进行,有230多所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参与并对当时留学生情况作出了回应。37%的高校表示,由于与新冠病毒有关的旅行限制,一些学生无法从中国到美国校园。所有相关高校表示,试图与留学生讨论灵活的学习方式或远程学习、请假、退款等事宜。76%的高校表示,在中国的外展或招生活动受到新冠病毒暴发的影响。各院校正在通过利用虚拟通信和网络研讨会作出回应,以在线语言测试代替当面测试,提出研究生入学测试要求,延长申请截止日期,并提供延期服务。20%的院校尚未制定替代性招生计划,尽管他们知道这可能会影响2020至2021学年的招生。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取消其亚洲招生,美国南方的大型公立大学的招生团队计划与同行建立联系,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主要国际学校合作,提供在线招生网络研讨会。美国中西部公立社区学院正在探讨将中国作为全球多部门参与的高度优先国家的可行性。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313日)

▲美国发布7个核心原则引导转变补救教育 近日,美国州教育委员会发布报告《在全面的学生成功策略中转变补救教育的核心原则》。该报告具体描述了7个核心原则,包括:每个学生的高等教育都是从一个精心设计的过程开始的,这个过程使他们能够选择一个学术方向,并制定一个计划,从第一年通过有学分的入门课程开始实施;每个学生的排名基于多种衡量标准,使用基于证据的标准,而不是通过单一的标准化测试;校园社区改革政策和实践,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高价值的学习经验,并获得必要的支持,以消除成功的障碍——特别是来自历史上代表性不足、被剥夺权利和少数群体的学生;大学水平的数学和英语课程为每个学生提供基于证据的综合支持模型,旨在促进入门课程的成功;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统计学和数据科学等多种学科的运用机会,严谨的数学知识与不同的学科和当今以及未来的高薪职业相结合;通过对早期动机指标和机制的有效利用,共享信息并对学生进步数据采取行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高等教育证书。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327日)

▲加拿大国际教育局发布《2020-2025年战略计划》 近日,加拿大国际教育局(CBIE)发布了《2020-2025年战略计划》。该计划将使CBIE代表其150多个成员组织在促进加拿大和全世界教育国际化方面发挥更加积极和关键的作用。新战略计划提出以下三项重点行动。其一,建立更具包容性、参与性和可持续性的CBIE,包括将CBIE成员范围扩展到加拿大所有合格的教育机构;创建咨询委员会,为CBIE推动国际教育的公平、多样性和包容性提供过程指导等。其二,加强领导力和宣传力度,包括在保障相关各方面利益时,发挥更坚定的领导作用;建立一个新的CBIE平台,以促进国际学生及其社团就非学术问题进行对话。其三,在促进加拿大和全球的教育国际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包括提高CBIE的声誉,为教育国际化的复杂挑战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促进跨境对话与合作。来源:《世界教育信息网》(2020325日)

▲澳大利亚保障STEM教育参与途径的公平化 近日,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已从国家高等教育学生公平中心的研究资助计划中获得资助,调查澳大利亚年轻人参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和从事STEM相关职业的途径。ACER高级研究员朱莉·麦克米兰担任首席研究员,ACER其他研究员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其工作于2019年11月展开,最终报告将于2020年末发布。该研究旨在调查澳大利亚年轻人所接受的STEM教育的类型和相关就业途径;明确高等教育阶段影响STEM教育发展的相关因素;评估并报告存在学习障碍的学生继续在高等教育阶段接受STEM教育的难易程度。这项研究基于澳大利亚青年纵向调查(LSAY)的数据,分析从高中到25岁过渡时期的3个LSAY队列:在2003年、2006年和2009年分别为15岁的年轻人。该研究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STEM教育参与途径,从而为政策和实践提供更多参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发现有可能帮助学校减轻不利因素对年轻人在高等教育阶段参与STEM教育的影响,并影响学校的职业指导和建议,以及大学拓展活动。来源:《世界教育信息网》(202039日)

【院校动态】

▲清华发文明确: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议 近日,清华大学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全过程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应及早提出分流建议。今后,学位论文公开评阅人名单以及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及答辩决议书都将编入研究生学位论文。清华研究生院计划加强对已授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后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果纳入指导教师招生指导资格审查和院系年终考核。《意见》指出,研究生是其学位论文的直接责任人,应勇于挑战前沿性、跨学科的研究课题,力争取得原创性成果,并努力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应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指导和质量把关。指导教师(小组)应在研究生课程学习、专业实践、论文选题、研究攻关、成果总结、论文写作和发表等培养环节中加强全过程指导,鼓励研究生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2019314日)

▲清华上交南大浙大武大西交联合发起“春霖”抗疫助学行动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这场硬仗带来了新的挑战。扶贫先扶智,为了帮助更多国家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实施区域的高三学生克服不利条件、全力冲刺高考、实现升学梦想,3月12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六校决定联合发起“春霖”抗疫助学行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春霖行动既蕴含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也暗合了“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霖’。”春霖行动中,六校将充分发挥高水平大学教育资源优势,向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高三学生提供学业提升、政策咨询和硬件帮扶三方面助学行动。六校将联合成立项目组负责行动整体协调及组织实施。春霖行动一方面希望通过六校优质教育资源“扶贫扶智”,帮助这些地区的高三学生拼搏梦想,用好教育这一最根本扶贫之策;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六校的统一行动,帮助这些地区的中学增强信心,抓好教育这一管长远的民生事业。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312日)

▲上海交大行业研究院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对若干行业的影响分析》日前,上海交大行业研究院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对若干行业的影响分析》一书。该书分析了半导体行业、数字出版行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全球能源行业、汽车行业、人力资源服务业、全球奢侈品行业、食品行业、信息行业、养老行业、医疗健康行业、装备制造行业、医药行业、城市建设、火电行业、管理咨询行业、社会教育等行业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具体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不同于已有的宏观或微观层面的论述,本书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灾情的影响,即从行业的角度,审视新冠肺炎对若干行业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此视角能有助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了解行业之间的不同,从而制定出更加“精准”的产业政策,同时也有益于企业家明晰本行业的发展趋势,看准方向,及时找到适合自己的策略。来源:《上海交大新闻网》(202031日)

▲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集团深化全面战略合作,打造联动发展升级版 近日,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集团校企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举行,这标志着名校名企将进一步谱写新时代合作的新篇章,打造联动发展升级版。根据协议,双方将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创业、合作发展、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深化前沿技术联合中心共建,进一步拓展在新型基础设施、智慧海洋、微电子技术、公共卫生与医疗大健康、新经济模式、基础前瞻等领域的联合研究,并在人才培养、数字化校园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创新合作。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指出,双方要做实做强已有的项目,并不断扩容升级,把阿里浙大这两张“金名片”打造成为“钻石级名片”;要面向国家战略,开拓合作领域,打造联动新亮点;要坚持全球开放,依托双方优势,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双方要携手努力,打造更加卓越的合作模式,在服务世界发展变局与民族复兴大局中彰显名校名企的担当作为。来源:《浙江大学新闻网》(2019327日)

▲山东大学与济南市签署深化校地合作协议 近日,山东大学与济南市深化校地合作签约仪式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仪式上发布了《打造“山大系”品牌 服务济南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山东大学将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山大系”服务品牌,规划“1+5”空间服务布局,构建“10+8”项目服务体系,全面服务济南高质量发展,有力助推山东现代化强省建设,在推动实现“济南梦”“山东梦”的进程中加快实现“强校兴国”的“山大梦”“中国梦”。根据方案,山东大学将积极调动师生、校友、校属企业、附属医院、基础教育力量,打造由“山大师生系”“山大校友系”“山大校企系”“齐鲁医学系”和“山大基教系”等组成的“山大系”服务品牌,为济南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方案规划了“一廊、五片区”的空间服务布局。方案还提出,要积极构建“10+8”项目服务体系,推进实施“十大重点项目”和“八大辐射计划”,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来源:《山东大学新闻网》(2020323日)

▲防疫关键期 我国首个应急管理本科专业落户武汉理工大学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公布2019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号),经专家评审、国务院学科评议组评议,武汉理工大学申报的应急管理本科专业成功获批。这是在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改革转型之际,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我国首个应急管理本科专业。该专业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响应党中央对应急管理的高度重视和战略布局,服务国家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和应急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将为培养实现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急缺人才提供保障。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新闻网》(202034日)













聂天保

武汉轻工大学常青校区行政楼620

副主编

黄 刚




周明砚




430023

张凌云

投稿信箱

fgc@whpu.edu.cn


周 娜

8392709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武汉轻工大学发展规划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