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高教选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研究  >  高教选编

高教动态(第16期)

发布于:2013/12/18 09:59:17  点击量:
2013年第16期(总第25期)
武汉轻工大学发展规划处编印 201312
【高教动态】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袁贵仁)………………………………………………1
坚持立德树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杜玉波)…………………………………8
【专题研究】
浅析我国高校的学分制改革(张 佩)……………………………………………15
中美学分制改革背景分析及对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启示(徐建婷)……………20
【高校战略】
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深化学分制改革之探索(孙意远)………………………25
关于深化学分制改革的思考(薛晓春)……………………………………………33
学分制改革背景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陈 琛)……………………………37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袁贵仁部长和杜玉波副部长也先后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期《高教动态》节选了部分高校在学分制改革中的有益尝试,供大家研究。


【高教动态】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教育部部长 袁贵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重大部署,特别是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对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决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直面现代化建设需要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盼,在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方面,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全局高度,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决心和战略考虑。
(一)改革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回顾改革开放35年辉煌历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针,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坚定不移推进教育改革。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发布迈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努力构建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战略部署,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特别是2010年发布的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3年来,教育改革顶层设计明显增强,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顺利展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我国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多方面改革都在朝着纵深推进。我国教育快速发展,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进军,这完全得益于持续深化的教育改革所注入的活力动力。
(二)教育改革是历史新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教育也深度融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潮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我们党坚持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密切联系。按照《决定》关于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新部署和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新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仅是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教育体系自身完善,而且要与党的各项事业制度改革相互配合、协同攻关,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需求的可靠保障
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世纪之初1000美元上升到6000美元以上,社会开始由生存型消费逐渐进入发展型消费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通过接受良好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发展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以及更好服务国家社会的愿望愈加迫切,也更为多样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是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依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改进政府教育管理方式、激发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
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决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集中反映了今后教育领域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的总体思路,就是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的领导,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明确攻坚方向,凝聚社会共识,加强举措配套,统筹落实好以下三个重点方面。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
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决定》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字里行间深深寄托着对青少年一代的殷切期望。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进程中,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赋予立德树人以深刻理论内涵和全新时代特征,意义非常深远。今后教育领域中的所有改革,都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和帮助学生打牢共同思想基础、端正政治立场和前进方向、砥砺品德陶冶情操、激发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成长成才与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紧密相连。
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本质要求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要求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求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就是要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宏观政策要求,细化为学校教育的具体安排,把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从过重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使其腾出更多时间探究思考、加强锻炼、了解社会、参与实践。
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还必须积极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决定》强调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以及推进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清晰表明我们党关于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政策基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然要在更新教育观念、理顺结构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能力建设、推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尽快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有利于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决定》要求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着力点,加大攻坚力度,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
考试招生制度,就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决定》明确了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的改革方向,期望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从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起步,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到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再到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特别是在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方面迈出新步,拓宽终身学习通道。相信这一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再跟进系列配套政策,将是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一次改革,将显著扭转应试教育倾向,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科学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彰显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理念,为亿万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成长途径,搭建符合基本国情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促进教育公平,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执政为民所必须秉持的基本政策内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条件下,我国城乡、区域教育发展还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状况有待改变,对此,《决定》在部署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时,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要循序渐进和制度创新,既要把促进公民受教育机会公平摆在突出位置,又要善用政策手段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还要更加重视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这些都将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着力点。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
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决定》专门就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行具体部署,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特别是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等等,都成为亮点,也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决定》提炼出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改革要点,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的方向是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决定》提出的系列改革举措,关键在于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通过建立管办评分离制度,明确各级政府责任,推进学校分类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政府将更多运用法规、规划、标准、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
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决定》提出的极具创新性的政策要求,就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要求各级政府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人教育领域,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并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保障措施和落实行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教育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新阶段,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来说,也是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中央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抓住历史性机遇,统筹安排改革保障措施,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
(一)切实增强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高度共识
我国改革开放35年经验表明,任何成功的改革从来都是上下左右的通力合作和紧密配合,每次成功的改革,都是群众广泛参与、集体同心攻坚的结果。我们要把《决定》精神落到实处,必须科学分析、深刻认识当前教育体制机制积弊,尽快克服改革动力不足,缺乏有效措施手段,不敢或不愿打破常规的想法和做法,在各级政府、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中,凝聚起改革的高度共识,形成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大合力。
按照中央的要求,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大政策举措,一定要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除完善专家咨询机制、注重配套政策措施到位等环节外,更重要的是从制度层面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在重大教育改革实施前,要进行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根据需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改革实施中,加强检查监督和定期评估,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及动态调整,避免产生大的偏差,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行使顺畅,为重大教育改革付诸实施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二)不断完善上下联动、各方协同创新的改革推进机制
改革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何避免改革的碎片化,是包括教育系统在内的各地区各部门都要直面的问题。《决定》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投身改革提出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不同部门之间会有一定的职能交叉和需要彼此协调的关系。围绕《决定》所布置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各项重点任务,要在国家层面制定指导性意见,注意增强部委之间的政策协调,逐项明确本届政府任期内重大教育改革清单。地方要以增强本级教育统筹为重点,制定综合改革方案,落实国家层面重大教育改革任务,体现省域教育改革特征,重在解决本省的实际问题。国家建立鼓励支持改革激励机制,对改革成效显著的地区和学校,在资源配置、权力下放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支持。
(三)继续注重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改革路径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全国一盘棋,但决不能一刀切。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启动实施时,就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部分高校选取425个单位先行试点,经过3年的探索,在顶层设计、政策协调、咨询指导、监督检查、宣传推广等方面,初步建立一套改革推进机制。根据《决定》总结的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的改革重要经验,我们要继续沿着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改革路径,按照《决定》提出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任务以及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表,对国家和各地的教育改革试点进行整体评估,形成新的改革方案,加强统筹,多措并举,以点带面,扎实推进。
实现中国梦,教育任重道远。我们决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按照中央改革决策部署,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加快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不断提高中国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来源:《教育部网站》(20131120


坚持立德树人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副部长 杜玉波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特别是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目标,明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还提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央对教育改革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现实需要的准确把握,为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不是硬件建设的问题,也不是投入不足的问题,因为无论是钱还是物,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需求的问题、人民满意的问题,不能解决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在于培养人才。对高校来说,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才培养,都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人才培养质量。
一、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以观念的转变带动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要强化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准。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主要看这个学校培养的学生优秀不优秀,而不是看它的规模、数量有多大。同样,评价一个教师合格不合格、优秀不优秀,不应该仅仅看论文发了多少、项目搞了多少,而应该首先看他培养的学生合格不合格、优秀不优秀。现在个别高校存在一种倾向,在申请指标、争取项目的时候往往都在讲自己学校的规模和数量是多少,而忽略了人才培养这个硬指标,出现这种情况根子在办学的理念上。从根本上来说,看一所大学办得怎么样,不是看一时的规模数据,而是要以长远的眼光、历史的视野看它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看它对国家、民族所作的贡献,看它对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影响。
要强化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理念,把社会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人才培养质量高不高,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需要。蒙着头、关着门,脱离社会需求是办不好大学的。高校要更加注重以社会评价为导向来衡量人才培养质量,把社会需求的信息及时反馈到人才培养环节上。要准确把握并及时研究分析毕业生就业状况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情况,以此引导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调整,不断增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
要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追求。能否坚持以生为本,把学生健康成长视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所大学能否办出水平的关键所在。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对人才培养工作投入感情,要把培养学生作为事业来做,把关爱学生作为本能来要求。学校领导要关注学生需求,善待学生,舍得在学生身上下功夫、花本钱。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应该是大学永恒的精神追求。
要强化以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把学生评价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代表清华大学教师在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言的国家级名师李艳梅曾经讲道:对于教师,最高的评价是学生的肯定,让学生永久铭记。这句话带给高校领导和教师的最大启示,就是要注意多听取学生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重视学生的反映和呼声,真正把学生的评价作为高校改进教学工作、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把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把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我们今天强调立德树人,仍然是要回答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就高等教育来说,落实立德树人,最根本的是坚持一切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把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以德为先。蔡元培曾说,怎样才配做现代学生?要有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和骆驼样的精神,其中骆驼样的精神第一是对于学术上的责任,第二是对于国家的责任,第三是对于社会的责任。无数的事例说明,做人、做事、做学问,首先是做人。因此,要把育人作为首要目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把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融合在一起,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钱学森曾说: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要培养创新精神,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这就要求高校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善于挖掘潜力,努力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和获得未来发展的多种准备。目前,有很多高校正在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有的高校将本科期间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成才通道,建立专业准入准出标准,学生只要满足标准,都可以从该专业毕业。这样的探索值得总结和推广。
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实践育人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薄弱的环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学时学分。还要加强社会实践,推动大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活动。同时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一批高职实训基地。从根本上说,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探索建立学生实习实践的相关制度,完善保险、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企业积极承担接受大学生实习实践的社会责任,这是实践育人的制度基础。
三、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培养创新人才,仅有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路径还不够,还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来不断增添动力、释放活力。
要改革本科教学模式。本科教学承上启下,是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是高校安身立命之本。目前本科教学不受重视、本科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授不愿上本科生课程等现象仍然存在。调研发现,有的高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一年中没有专题研究过本科教学工作,有的高校领导班子成员一年中没有听过一次课。这种现象亟待改变。高校领导要把本科教学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把主要精力聚焦到提高质量上,带头听课、带头调查研究,每年都要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着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要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基本条件,让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教师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鼓励实行小班教学,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在教学全过程中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多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交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教育部将以本科教学工程为有力抓手,完善国家、地方和高校三级体系,跟踪指导各地各高校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基地建设,加大本科教学投入,切实提升本科教学水平。
要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要以分类改革的思路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应该有不同的模式。学术学位研究生,应该重在提高创新能力,要统筹安排硕士和博士的培养阶段,促进科学学习和科研训练的有机结合,鼓励多学科的交叉培养,加强教学质量的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则应重在胜任岗位的职业能力,要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鼓励行业企业全方位的参与,建立产学结合的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大力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
要建立杰出人才培养的特殊机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足是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杰出人才需要特殊的成长通道,高校要重点在选拔拔尖学生、开展因材施教、吸引学术大师参与以及加强国际化培养等方面探索有效机制。对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要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一制三化模式,让他们尽早进入科学研究过程,尽早参与重大项目。
要完善协同育人机制。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是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如果离开系统的科研创新实践,就如同无源之水;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一旦缺少优秀人才的不断加入,也必然变成空中楼阁。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就是要吸引社会资源投入人才培养,探索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比如,已经实施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以及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农林人才等系列卓越计划,旨在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实务部门与人才培养结合,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今后,要进一步深化协同育人的机制,巩固完善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战略联盟,扩大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协同育人、共赢发展。
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教师。近年来,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学术大师和青年领军人才紧缺;引育高层次人才的机制不活;个别教师师德不高,缺乏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青年领军人才作为重点,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实现大楼、大师、大爱三者同步提升。
要坚持引育并举加强青年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层次领军人才特别是青年领军人才紧缺是一个短板。有关学者研究分析16世纪以来1200多位世界杰出自然科学家,以及19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后发现,自然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段是2545岁,峰值是37岁。这表明,谁拥有充满创新创造活力的青年英才,谁就能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青年领军人才是大学发展的潜力所在,是大学的希望和未来。要坚持“引育并举的原则,重点培养造就青年领军人才,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一是要放开胸襟积极。既可以利用青年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重大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又可以自主制定相关政策,从海外引进一批国家和学校急需的青年领军人才。当然,对引进青年领军人才,一定要全面深入考察,严格人才引进机制,健全学术评价机制,坚持高质量,防止引进的人学术水平不高、学术行为不端。二是要放开视野主动“。既可以利用国家公派留学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又可以依托学校重点学科、研究基地、重大科研项目等自主培养一批创新思维活跃、学术视野宽阔、发展潜力大的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三是要放开手脚大胆。要破除对青年骨干教师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思想,对他们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多一份关爱。要搭建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平台,更多地参与项目决策管理、承担重大课题和重大工程,让他们在教学科研中挑大梁。要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创新薪酬激励机制,建立流转退出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将精力投入人才培养,激发青年教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要牢牢抓住师德和创新实践两个关键环节。在重点抓好青年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抓住师德和创新实践这两个关键环节,把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搞上去。怎么看教师的师德?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标杆。教师教育学生,一是知识、二是方法、三是品格,其中品格是最高层次。教师要将爱国精神、事业心、责任感、团队意识、认真刻苦等品格,融入课堂、融入课题、融入文章,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提出了“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方面的要求。高校要按照这样的要求建立健全师德考评和奖惩制度,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标准,师德有问题的人,不能做教师。怎么加强创新实践?要建立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制度,促进与中青年教师专业特长、职业发展、服务社会等相结合,积极搭建平台,组织他们开展调查研究、学习考察、志愿服务,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正确认识国家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身社会责任。要建立中青年教师校外兼职或挂职制度,有重点分层次多渠道地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兼职或挂职,参与产学研结合项目,推进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要完善中青年教师访学制度,选派他们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访学以及在职研修等,促进他们在教学科研的实践中锻炼成长。
来源:《教育部网站》(20131125


【专题研究】
浅析我国高校的学分制改革
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张 佩
一、学分制的内涵及其特征
学校要对学生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知识的和发展能力的教育活动,就必须对学校的教育量和学生的学习量进行有效的测量和控制,否则就不知道教与学的状况,达不到办学的目的。长期以来,以学习的时间和课程来测量教学,实行与其相应的学年制和行政班级授课制度,在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学分制则是以学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量,也就是说,以学生获取学分的数据作为其是否完成学业的基本依据,并实行与此相适应的一系列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制度。
学分制是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18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分工、专业分工日趋细化,统一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对教育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选课制度便应运而生。德国最早提出了“选课自由”的思想,美国名校哈佛大学是学分制改革的先驱。百余年来,哈佛大学的学分制日臻成熟,形成了国际共识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
由此看来,学分制的内涵不外是要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及个性发展。因此学分制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为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即学生学习的年限不受严格限制,修满学分即可提前毕业,当然也可滞后毕业。二为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即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课程,充分实现个性的发展,这是学分制的精髓所在。三是课程考查方式的变通性,即以学分的形式承认学生在学科专业上所取得的成绩,如:参与学科竞赛、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都可以转化成相应的学分。四是培养过程的指导性。
二、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改革的现状及现实意义
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的前身武昌师范大学等都实行了选课制度,允许学生选修其他系的课程以及修满学分提前毕业。解放后,我国并没有实行学分制,而实行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年制。改革开放以来,学年制的弊端日益凸显,越来越不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的需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实行学分制”等各种教学制度改革的实验,有力推动了学分制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学分制中,有许多不同的模式。如:学年学分制、绩点学分制、复合型学分制、全面加权学分制等,其中学年学分制和绩点学分制运用最广。
我国开始实施学分制改革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资源不足、教师资源不足、相关硬件设施还有待健全、选修课程质量不高、学生在选修课程时缺乏指导、学制缺乏弹性、教学管理上难度大等等。产生这种种问题的原因,有的是历史原因、思想观念上的束缚,如:我国的传统教育观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共性,学生们长期在同一间教室,在同一种教学计划之下,运用同一本教材,集体学习。学生们习惯于被督促的被动学习。但是在学分制下,学生要自己选课制订学习计划,恐怕大部分的学生尚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此外,也有学校办学条件方面的制约。如:学分制的实施需要有充足的实验室、图书馆等硬件教学资源,有大量高质量的选修课程,有良好的计算机网络选课、排课、成绩管理系统等作为保障。没有硬件上的保障,学分制改革寸步难行。
学分制改革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呈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学分制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其二,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如:理科生选修外语、法律等课程,文科生选修管理等课程,这样文理渗透,使学生知识结构更合理,更能适应社会竞争。其三,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学分制下,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充分开放,利用率大大提高;教师不仅为本专业学生授课,更可以面向全校开设高质量的选修课;校际间的合作交流,使教学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其四,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学分制下,学生能自主选择课程和任课教师,对于教学质量不高的教师、内容陈旧的课程,学生完全有权不选。这样教师就必须认真备课,结合自己的专长,将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引入课堂,并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三、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策略探究
学分制固然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但却没有统一的模式。对于我国高校的新一轮学分制改革而言,学分制的提法并不重要,能否体现学分制的精髓才是关键所在。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且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分制就是最佳选择方案。学分制改革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其一,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我国,各级学校都应当把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在实行学分制时,一定要确保马列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实施。其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的发展是学分制的精髓所在,理当成为学分制改革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三,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明确学分制的主要目的。学分制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提前毕业,而是鼓励大学生充分利用大学阶段的宝贵时间和教学资源,认清自己的个性,了解社会需求,组建自身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不是一味的急于提前毕业。其四,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保证灵活性的同时也不失可控性。
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推行学分制的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具体改革措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计划
制定目标明确、科学、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是实行学分制的灵魂。学分制下的教学计划要在保证教学的基本质量和专业特色的前提下,给予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分制下的教学计划中一般应包含三大类课程: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就要处理好这三类课程间的比例关系。
2.建立明确合理的学生自主选课制度
在获得相应指导的情况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应享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1)选专业。部分优秀的学生应该可以在大学科、大类中自主选择专业,而学生转专业也不应该受到限制。(2)选课程。全校选修课和院系选修课都应全面开放,方便学生自由选择。(3)选进度。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学生可以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4)选教师、选课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进哪一位教师的课堂。
3.加大教学投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学分制的实施对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学校的制度环境:一是要创造有利于教学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估、奖励、竞赛、职称评选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二是要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深造的机会,以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三是要加强校际,乃至国际间的合作交流,资源共享,提升教学质量。
2)加强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建设规格多样化的教室,增大实验室容量、增加图书馆开放时间等等。
3)建立完善的教学监控体系。学分制强调最终获得的总学分,属于目标管理,如果对教学过程的监管不足,会导致许多不良后果。为此,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形成一个有计划、有执行、有检查、有反馈、有总结的良性循环,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如:教学检查制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专职督导与学生信息员反馈相结合的制度等。
4.完善与学分制配套的各项管理制度及设施
1)实行动态学籍与弹性学制。在学分制下,可以放宽学习的年限,实行主辅修、双学位制,这样的弹性学制要求在学生学籍的管理上也实行动态的学籍管理方式,这就要求学校制定相应明确的提前或延期毕业、休学、复学、学籍预警、授予学位等相关的学籍管理规定。此外,相同性质课程的学分互换,国外交流学习的学分认定等等规定都要明晰。
2)建立导师制度。学分制下,学生自主选课,大家学习的时间、地点、进度都不尽相同,学生的个体活动大于群体活动。这样就有必要建立本科生的导师制度,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根据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合理的安排选课以及学习进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在导师制度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建立起了本科生导师的选拔、培训、聘任和考核的系列制度,这些是我国高校在推行学分制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3)实行教考分离的考试制度。在学分制下,对教学的环节管理相对宽松,这就强化了考试的作用,要通过更为合理的考核手段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为防止学生避难就易,片面的选择那些容易获得学分的课程,必须将教学和考试分离,建设试卷题库,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计算机随机考试。另外也可以丰富考核方法,如:口试、论文、报告、作品等。同时还要完善学分绩点制,在获得学分的同时,也能通过绩点来真实反映学生成绩的高低。
4)实行按学分收费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意味着每个学生的学习课程和学习进度都有差异,按照学年平均收取学费的财务管理方法显然难以满足要求。按照学分来收取学费势在必行,这样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成本问题,通盘考虑自己要选择的课程,在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也认真对待所选择的课程,提高学习效率。
5)建设数字化校园。学分制中的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务、成绩管理、学籍预警、毕业审核等环节都需要强大的系统功能作为支撑。实现数字化校园,可以提高办公效率,集合全校的力量,共同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
6)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务管理人员。教务管理人员,尤其是各院系的教学秘书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基层执行者。一群政策过关、业务熟练的高素质教学秘书在学分制改革的过程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学分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绝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办到的,而应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目前,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差异也很大,在教育改革上绝不能搞“一刀切”。对那些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硬件设施齐全、管理水平较高、生源质量较好的高校可以尝试完全学分制的改革。而对于那些各方面条件尚未成熟的高校,可实施灵活的学年学分制,改变过去呆板的学籍制度,加大选修课的建设力度,给学生充分的指导,逐步向完全学分制过渡。这样才能使学分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服务。
来源:《教育界》(2013年第30期)


中美学分制改革背景分析
及对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启示
淮海工学院 徐建婷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类文明进步所服务,教育制度的改革必然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学分制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因素。通过比较中美高校学分制实施的背景,将对我国学分制改革产生启示作用。
1 中美高校学分制发展的比较
学分制是在19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院校大力推行选课制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德国,建立、推行和完善再美国,其中经历了自由学分制(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限制学分制(20世纪初——二战)、全面发展的学分制(二战——现在)等三个发展阶段。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自由民主之风高涨,能否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成为民主自由社会中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美国工业化、都市化、专业化的潮流对使用学科产生了强烈的需求。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诸多变革因素的推动下,1869年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的倡议下进行了选修制改革,标志着美国学分制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阶段。然而自由学分制尊重学生的选择,强调学生“学的自由”和教师“教的自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知识体系的不完整,降低了教育质量;同时由于课程的增多,对于课程的安排、教师的认定、教室教具等教学配套设施的筹备都远远超过必修制下的开支,造成巨大的人力、财力的浪费。在此基础上,各个大学普遍进行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学分制加以批判、改进和完善,其中统考制、导师制、独立学习方法、荣誉课程计划和研讨班等制度的引入,标志着美国学分制的发展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一时期的学分制在继续保持尊重学生自我选择自由的传统下,对学生选课范围进行了一些适当的限制,弥补完全自由选课带来的不足。通过导师制等制度的引进避免了以往学生选课的盲目性,使得学生的知识体系较完整。当然,限制学分制只是对自由学分制造成的混乱进行了部分清理。随着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加快了发展与改革的步伐,美国政府把高等教育视为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因素,加速了高等教育的改革,标志着美国学分制的发展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全面发展的学分制较好地满足了教育的需求,使受教育机会从以青少年为主迅速转向全体人群,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都发生了极大地变化。通过提供一种多元化的、更灵活的教育制度充分满足人们对教育的不同需要,向每一个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学分制在中国的第一次实施是在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些教育家从欧美引进了学分制,我国正式推行学分制的标志是1918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实行的“选科制”。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特别强调“谋个性之发展”,规定大学采用“选课制”和“学分制”此后二十余年,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行学分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学习前苏联,将学分制改为学年制,学分制从此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实施30年里,我国的学分制改革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1978年教育部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实行学分制。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少数重点大学率先开始实行了学分制,引入学分计算学生的学习量,但由于高校无权自主制定教学计划,学分制的实施流于形式,没有体现学分制的弹性本质。第二次,是1985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要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在此阶段学分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大多数重点院校都推行了学分制,并赋予学生较多的选择权,但由于两次学潮的影响,学分制的改革几乎停顿。第三次是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其中提出要逐步实行学分制。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政治环境和市场体制下学分制在高校重新掀起改革高潮,上海大学按学分收取学费更是轰动一时。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近年来,我国学分制的发展呈现不断加快的趋势。截止20036月,全国已有79%以上的高校实行了学分制改革。但由于我国的教育制度以及社会环境的制约,多数高校实施的仍是学年学分制,没有体现学分制的弹性和竞争机制的特点。
2 中美高校学分制推行背景比较
任何一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它的历史必然性,同样学分制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制度,它的产生和发展也存在着必然的历史因素。通过分析中美高校学分制发展的背景因素,将对我国的学分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
2.1 思想文化观念
思想文化观念是学分制得以推行和发展的土壤。美国是一个强调个人至上和实用主义的新兴国家,强调尊重学生思想,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学分制作为课程管理方法,其发展变化正体现了这种价值取向,可以说,美国大学学分制是建立在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基础上。美国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以及教学管理上都是为了保证学生的自由,学分制的推行是水道渠成的事。美国人崇尚自由,鼓励竞争,自由是竞争的前提和目的,竞争是获取自由的方法和途径。学分制的推行就是美国人自由与竞争精神的体现,它在给予学生较大自由发展和选择空间的同时,也有利于学校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竞争。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崇尚中庸之道的文明古国。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历史比较短,高等教育的目标也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而确定人才的培养类型,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个人的需要往往被忽视。整个社会对于自由都显得无所适从,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被认可。同样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向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意志的产物。
2.2 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是学分制推行和发展的平台。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分权制的国家,教育管理的权限在各州,大学有很强的独立性,各大学可以自主招生、自行决定所开设的课程和进行教学改革等,而且宪法明确规定保护个人的言论自由,诸多因素结合起来使美国大学享有的自由度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大学都要多。这种自治使校际之间的竞争能够产生,使得高校之间竞争非常激烈,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和著名教授,维护学校较高的名誉,通过实施学分制管理可以有效地进行课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学校声誉的提高。美国高校的经费来源呈多样化的特点,有政府拨款、科研经费、教学和辅助事业的服务收入、私人和企业集团的捐款等。同时美国绝大多数学校的最高领导不是校长,而是一些背景特殊、经济实力雄厚、政治地位很高的人组成的董事会,校长只是执行者。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及决策层的复杂化,就要求学校满足政府及社会的需求,这就需要对课程及人才培养方式进行适合社会需要的调整,为学分制的推行搭建平台。美国的中小学教育都是注重学生独立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养成了自己看书、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独立学习能力是学生进入大学后自主选择课程和专业的保证。
在我国计划成分在高等教育体制中,在高校招生、培养、就业等方面仍占主导地位。学校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政府拨款。学校是在政府的统一经营下运行,学校之间缺乏竞争。学校办学是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学校没有自主招生的权利,不能自主决定学科专业。政府根据市场对专业的需要指导学校专业的制定,但由于这种指导缺乏实时性,往往跟不上市场的变化。造成学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缺乏机动性。我国学生从小注重基础教育而对于独立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很缺乏,而这种能力的缺乏会对大学里的自由和竞争不适应。
2.3 教育市场环境
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为学分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美国社会职业流动性大,实施通才教育有利于学生就业或再就业;美国学生要靠自立挣钱交学费,往往半工半读,工读交替;美国基础教育质量差,中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进入大学后难以编班上课,美国人自主意识强,重视个性发展,学生有较大的异质性,所有这些都成为推行学分制的现实基础。美国不是一个靠传统和特权生活的国家,高等教育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社会需求,大学需要证实自己的实力,所以在独立与竞争特点的基础上,美国大学能对周围环境及其内在许多构成因素迅速做出反应。美国的高等院校之所以开设较多的选修课,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美国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受到所有人的重视,美国高校的宗旨就是要满足社会需求。美国社会中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较高,这就使旨在满足个人自我完善需要的高等教育思想和与之对应的高教机构占有一席之地,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既强调社会的适应性,又强调满足个人需要,从而使扩大选择自由度成了某些高校的追求目标。
我国接受正规本科高等教育的途径只有每年一度的高考。社会人员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很少,这就决定了学分制的市场仅为在校大学生。而对于这块市场份额,每个学校都是一定的,导致竞争的缺失。在这样的体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不会走上市场化的道路。
3 对我国学分制改革的启示
经过一百多年,美国高校找到适合自己的学分制管理体制,这之中有着其深刻的思想渊源、政治经济体制以及教育背景。从思想基础上分析,美国有着鲜明的个人至上和实用主义的文化价值观以及自由与竞争的意识,学分制的实施完全符合人们的价值取向,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从教育制度上分析,美国高校具有独立自主的教育培养体系,为学分制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从社会环境分析,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为学分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美高校在实施学分制改革过程中,面临的社会背景和政治体制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由于受人们的思想观念、教育体制以及经费来源的限制,目前我国学分制的改革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必定与美国高校不同。学分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不仅适用于中国,同样也适用于学分制比较完善的美国高校。高等教育的改革是顺应市场发展的产物,是永远没有结果的。在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中,应借鉴美国学分制成功的经验,然而经验是不可复制的,我们不可盲目照搬,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各校校情,因地制宜,逐步完善,探索适合国情、校情的学分制。
弹性和竞争是学分制的核心,对于学生要在保障其知识体系完整的情况下给予其成分的自由,允许有能力的学生提前毕业或拿双学位;同时要鼓励竞争,使得人才的培养呈多样化发展。对于教师也要实行弹性,要能上能下,同样鼓励竞争。总之在实行学分制改革过程中要紧抓学分制的核心,不能只以开多少选修课或学生有多大选择来评判该制度推行程度。衡量学分制实施是否到位的标准是:以是否能全面支持一所大学根据市场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以及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而进行的教学改革。
来源:《Scientific Research》(20125月)


【院校战略】
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深化学分制改革之探索
湖南师范大学教务处 孙意远
学分制自诞生以来,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向人们展现出一幅令人向往的壮美图景。她开启大学圣殿中自由与尊严之闸门,让人人均可依据自己的自然倾向与特殊禀赋自主学习,从而使人的主体性在学习、生活乃至今后的职业规划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施展。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迫切期待高等教育朝着人才培养多样化的目标迈出坚实有力的改革步伐。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不断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多元化新要求,是我国所有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现实中的困境
放眼我国高等教育,不论就数量而言还是就办学规模而言,地方高校都是高等教育的主力军。自1998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由1998年的3408764跃升为2009年的21446570。在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办学投入相对滞后的条件下,近11年来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翻了6翻。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历史跨越,地方高校功不可没。然而,长期以来地方高校能够争取到的国家投入相对较少,教学资源颇为紧缺,管理理念与管理手段尚未完全从传统学年制的惯性中转变过来,因此,这些因素决定地方高校深化学分制改革任重而道远。
1.传统教育模式下“三中心"教学观念依旧是学分制改革的绊脚石
传统教育长期以来把教师、课堂讲授、书本知识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三个核心要素,即传统教育“三中心”说。这种教育模式认同如下的基本理念: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者的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体现出一般无差别的共性,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需要组织统一有效的教学形式予以规范;学生的知识构建与品格锻炼能否达到既定目标取决于教学过程中经教育者“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能否贯彻实施。这种教育理念与学分制下尊重人的个性与自由,尊重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自我人生与职业规划上的选择权与决定权的价值理念相去甚远。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教育理念方面的障碍得不到肃清,学分制改革必定行之不远。
2.刚性教学计划和统一培养规格的旧有学制仍然是学分制改革的拦路虎
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模仿苏联模式建立的专业制度具有高度的计划性、统一性。专业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在时间上是固定的,在空间上是统一的,不同高校专业设置大体相同。与此相适应,在学制上施行严格的学时学年制——以班级为单位,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合,使用同样的教材,学习同样内容的课程并接受同样的课程考核。于是有人概括这种“传统的”学年制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刚性教学计划和统一培养规格”为基本特征的教学制度。尽管这些年,我国高等教育朝着学分制改革目标不断迈进,但由于学时学年制长期在高等学校中占据着支配地位,其影响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至今余波未竭。具体体现在:教学计划仍以专业为单位制定实施,计划性有余,灵活性不足;专业口径过窄过细,壁垒森严,即便在专业内部课程体系的合理性也颇受质疑;专业选择严格受限,即便有的高校在学生进校后提供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但也只是在厚重的专业壁垒上打开了一个极为有限的缺口,实际选择到自己称心如意专业的学生仍是凤毛麟角;学分制实施的前提——选课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必修课比重过高,选修课在课程体系中不过花边点缀而已;导师制、教师聘任制等与学分制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收费制度仍然沿用传统学年制标准化模式;教学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信息化管理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等。面对如此多制度层面与技术层面的障碍,地方高校学分制改革要迈出实质性步伐还需树立更坚定的信心,凝聚更多的智慧。
3.以课程资源稀缺为典型特征的教学资源匮乏始终是学分制改革的紧箍咒
学分制源于选课制,其先决条件就是学校能够提供数量足、质量高、形式多样的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缺乏丰富多元的课程资源,学分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当高等教育跨入“大众化”时期,各种教育教学资源都相对匮乏,最后汇聚到课程上得到集中体现。目前,地方高校课程体系所呈现的基本状况是数量少、容量小、形式单一、内容干瘪,知识链缺乏有效衔接,从而缺乏吸引力和启发性,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构建的个性化需求。人才培养说到底要落实到一门门具体的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就是教学的核心资源。此外,其他教学硬件设施的缺乏也给地方高校推进学分制改革带来不小的阻力,这包括教室、实验室、多媒体计算机房、实习实践基地等教学场地受限,图书馆、体育馆、阅览室等硬件设施不足,以及教学管理信息化手段落后等。
二、困境中的探索
理念的束缚、制度的障碍、教学资源的匮乏,重重困难并未阻挡开拓者改革的步伐。笔者仅以自己所工作的湖南师范大学为例,略谈近年来我校在巩固和完善学分制改革中所做的一些有益的探索。
1.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引领学分制改革
教育在其所处时代中繁荣与发展绝不仅仅依赖于她在技术与手段层面的创举如何地层出不穷,而是首先取决于她在理念上是否契合时代的精神,是否传递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而学分制的灵魂正是对人的自由与尊严的悉心呵护。基于这样的认识,湖南师范大学紧跟时代步伐,切实尊重和保障学生的主体性,把“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贯彻到学分制改革的各项工作中来。
1)重拾“仁爱精勤”之校训
在抗日烽火连天的岁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创建一所独立的国立师范学院。教育部聘上海光华大学副校长廖世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俊升、中央党部宣传部副部长潘公展等5人组成国立师范学院筹备委员会。19381027,国民政府教育部行文批准国立师范学院正式成立,校名为“国立师范学院”。1939114,《国师季刊》创刊号发行,学校确立的“仁爱精勤”之校训在该刊上正式发布。历经时光磨洗,这四个字在校史中逐渐漫漶不清。经历了近70年的岁月,学校于2006年在历史的搜寻中重拾“仁爱精勤”,并将其重新确立为新时期的学校校训,其精神内涵是“倡导师范仁道,追求高尚;倡导爱人以德,追求和谐;倡导研精思覃,追求真理;倡导勤奋踏实,追求卓越”。校训穿越历史时空传递给当代人的价值无不凝聚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2)注重“分类指导”之原则
毋庸置疑,人的本质体现出多元性与差异性,尊重人也就意味着要充分考虑并尊重个体的差异性。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就是对个体差异性的深刻认识,而源于西方的“学分制”也正体现了对此的高度自觉。然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工具理性思维所确立的效率优先原则使人才培养的标准化模式发挥到了极致,大学就如同工厂一般把人当做产品,按照既定的程序批量生产。在此状况下,树立并遵循“分类指导”原则,并贯彻实施到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乃是新时期我校对人之本质差异性的积极回应,也是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体现。
2006年,我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组织编撰的涵盖全校所有本科专业的《大学生专业学习指南》丛书(19本)正式出版,该丛书对每个专业的内涵、特点、历史、现状、培养目标及修读要求等进行了逐一介绍,还列出了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参考书目、毕业论文要求、考研指南等。新生进校时人手一本,这样就为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各学院通过编写《大学生专业学习指南》丛书,也进一步明确了各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内涵,进一步明确各专业的发展思路和改革方向,对促进专业建设,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此外,我校还针对艺术类、体育类学生文化底子相对薄弱的现实状况,组织相关学院论证、修订艺体类专业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将其与其他专业的教学区别对待。事实证明,这种“分类指导”的教学举措,大大提高了艺体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缓解了文化学习负担过重的压力,从而更加激发他们在专业领域施展更多的天赋。
3)倡导“大学文化”之建设
大学在其发展演进中所积淀的文化传统能给生活其中的学人带来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却是在更深刻的精神层面产生的持久而有力量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所大学的声誉与影响力,是这所大学的文化所造就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湖南师大近年来尤其注重文化引领的作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倡导高雅、先进、创新、开放的大学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投注更多人文关怀。
2007年学校制定并实施了《湖南师范大学文化建设纲要》。第一次系统地规划了学校的文化建设,阐述了大学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纲要》将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分解为精神、制度、学术、环境四大类,涵盖了大学文化的方方面面,明确了大学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将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纳入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考评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学校还开展“校园八景”评选活动,翻修校园内四处的历史建筑,筹建校史博物馆,传承历史文化等活动。这一系列举措其目的就是要以校园景致与历史遗迹所蕴含的文化气息来感染人、陶冶人,凝聚更多的人文精神。
2.以刚柔相济的制度建设推进学分制改革
“制度是个体及组织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价值选择的刚性表达。”但是,这种刚性表达所要维系的也可以是一种柔性的管理。“从管理学角度而言,‘柔性管理是指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进行的人格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的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转变为个人的行动’,其基本特征包括内在驱动性、影响持久性和激励的有效性。”我们选择学分制,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不断满足学生对自由发展的共同诉求,这就必须从管理制度入手营造一种有利于学分制改革发展的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为此,学校制定出台了《湖南师范大学学分制实施办法》、《湖南师范大学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试行条例》、《湖南师范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不断完善学分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1)拓宽专业口径
坚持在横向上拓展专业口径。在院系或专业大类中打通基础课程。具体做法是在学院层面第一学年完全打通相关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进一步夯实基础,加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会贯通。第二学年主要起沟通公共平台向专业领域跨越的桥梁作用,为即将在第三、四学年所进行的专业训练做必要的准备。通过这种改革,我们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学科之间的交融渗透、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迸一步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
2)制定主辅修制
坚持纵向拓展专业内涵的同时确立了主修和主辅修两种备选的专业培养方案:即单专业培养方案和双专业培养方案。从2003年起,学校明确规定各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除制定本专业主修培养计划外还必须增列辅修课组、辅修专科及辅修本科培养计划。辅修专业开出的课程为本专业的必修课程和专业限选课程。辅修课组所列学分不低于12学分,辅修专科所列学分不少于30学分,辅修本科学分不少于60学分。这样,双专业培养方案就有了3种变式:主修本科专业+辅修课组;主修本科专业+辅修专科专业;主修本科专业+辅修本科专业。而选择主辅修双专业培养方案的学生均可从主修专业任选课程中减免1216学分。学生按辅修培养计划修满规定的学分后由学校颁发相应的辅修证书。如此一来,学生在专业培养口径上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3)赋予更多的专业选择权
目前,我国高校的录取制度让学生在高校录取前就选择自己的专业。但是,在跨入高校之前绝大多数学生对专业是缺乏了解的。于是在专业选择上要么受其他非自主因素影响,要么凭自己的非理性判断,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在此状况下,为学生进校后提供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便成了尊重学生学习自主权的重要渠道。为此,我校在学籍管理上为学生转换专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首先是转专业的时限放宽至大学二年二期末。这为学生深入了解本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修读要求、学习环境等情况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使学生再次选择专业时投注更多的理性判断。其次是转专业的学生人数比例拓展至10%,尽可能多的满足学生转专业的要求。再次是突破转专业的小范围限制,使学生可以跨专业大类再次选择专业。这样一来,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偏好选择专业,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了更充分的激发,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3.以优质多元的课程开发拓展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源于选课制,而选课制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学校能提数量足、质量高、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为此,我校在课程资源建设上狠下工夫,为学分制改革的持续发展引得不竭的源头活水。
1)充实优化课程资源,打造精品课程
2003年,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我校随即启动了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并于2005年颁布实施了《湖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并完善精品课程申报制度,形成了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培育体系,先后构建了精品课程申报平台——湖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信息中心,精品课程评审管理共享综合平台——湖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网站,以及依托精品课程系统建设的网络课程应用平台——湖南师范大学天空教室网络课堂,三个平台有机整合,共同构成了较为系统、完善的精品课程开发、建设、应用体系。所谓“精品课程”,就是要求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体系、教学管理等诸多教学要素上都能达到一流的标准。为此,学校要求“精品课程”建设在日常教学中以围绕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创新研究三个方面,突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教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灵活使用“辩论式”、“对话式”、“自学式”、“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并使之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了师生互动的良性机制,并在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不懈的努力,截至2010年,我校已立项建设校级精品课程130门,其中3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10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省级精品课程数量居全省高校前列。
2)优化课程结构,加大选修课比重
有学者曾做过调查,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三者之间的比例是7:2:l。这意味着选修课拓展的空间还很大。通过整合优化,我校各专业课程结构的基本框架为:必修课106学分,选修课56学分,分别占总学65%与35%。选修课划分为专业限选、弹性素养限选与任意选修三个模块。在专业限选课模块中,每一位学生按个人专业兴趣选择规定数量学分的一组专业课程,这一组课程所设置的总门数和学分数大于学生应修的课程门数和学分数。在弹性素养限选课模块中,每位学生都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从若干组课程中选择修读某一组以培养自身特殊素质的课程。原则上要求每个专业都设置35组课程,其中必须有一组是对本专业拓展或加深的课程。任意选修课则是为发展和满足各专业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与特长、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而开设的课程。全校所有专业提供的各类课程或课组均可作为任选课被全校学生选读(本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课程除外)。为了加强文理之间的通融,学校还规定在任选课中文科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6个学分的自然科学类课程(计算机课程除外),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8个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通过对课程资源的充实、调整与优化,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更加广阔。
3)设立创新学分与校际精品课程共享制度
为了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研究制定了创新学分实施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科研和实践活动而取得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包括社会实践活动成果、英语及计算机考试成绩达到优秀等级、各类竞赛获奖、论文著作以及音乐表演与服饰表演等内容),经学校认定后给予学分,该学分可替代任意选修课的学分。此外我校还建立健全了文化素质教育校选课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2008年,我校与邻近的“985工程”部属大学签订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合作协议,两校已实现共享校级以上的精品课程10门,选修人数达1300人次,有效破解了校际共享的壁垒。并且迈出了两校间学分互认的实质性步伐,进一步拓展了课程资源和共享程度。
三、探索中的希望
学分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领域方方面面,相关的问题林林总总,这便注定学分制教学改革与完善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尤其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改革的道路将更加坎坷。因此我们应当将学分制改革的各项工作置于开阔的历史参照下予以考量,充分认识到改革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此外,我们还应当认识到学分制作为教育领域的舶来品,并非通过简单的移植就能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当我们满怀希望地将目光倾注于西方的同时,或许也应该将视野延伸到自己的历史中来,从传统中寻求智慧与文化的土壤,在学分制改革的探索中走出一条更加适合自己的本土化道路。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月)
关于深化学分制改革的思考
河北大学教务处 薛晓春
为适应21世纪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而学分制改革正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笔者所在的河北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自20039月开始,全面推行学分制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几年的教育与管理实践,对深化学分制教育教学改革有了更进一步的设想。
一、学分制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人才方面体现出的优势
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习进度
除了一些具有先行后续关系的课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计划,灵活安排课程的修读学期。学分制下实行的弹性学制打破了对学生学习年限的限制,规定学生可以在36年内完成学业。学生可以在修完规定的学分后提前毕业,也可以推迟毕业。这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和权利,体现了新时期管理手段的人性化和科学化。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就业意向等,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
旧的学年制教育管理模式采用班级授课制,对所有的学生使用相同的教学计划,开设相同的课程,实行相同的学制,虽有利于在短期内培养出大批专业人才,但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分制教育管理模式则不同,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好基础课的同时,学生还可以广泛选择其他专业的课程,以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此外,学生在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后,还可以选择学习一些前沿性、尖端性的课程,以便向更深的领域迈进。
3.学分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分制教育管理模式用学分代替学年来衡量学生的学习量;用指导性的学习代替指令性的学习;用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代替固定的班级授课制,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在网上选课期间,学校的各个机房天天爆满,有时还会出现很多学生在机房外排队等待选课的现象,学校的BBS上每天都有学生发帖询问任选课的课余量,这些都是最好的证明。
4.学分制可以优化学校教学资源配置,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实行学分制以后,学校鼓励广大教师多开课、开新课,充分调动了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学校的教室、试验室、机房都得到了充分合理地利用。我校《选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和课堂,选课人数低于40人的课程会停开。这就增加了教师的危机感,促使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造诣,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适应学分制改革,我校还成立了注册中心,引进了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的注册、排课、选课、成绩管理、毕业审查都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为深人推进学分制改革铸起了坚强的后盾。
二、学分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学分制侧重目标管理,以完成学分为导向,导致部分学生片面追求学分,而忽视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部分学生在选课时避难就易,选择那些内容浅显、容易取得学分的课程;还有的学生急于求成,为了尽快取得学分提前毕业,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选课,过量选课,造成学而不精,甚至无法通过最后的考试。在进行选课后台数据处理时也发现,有很多学生在基础课课业任务很重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了4门甚至5门任选课。这些避难就易和过量选课的现象都会导致学生知识水平下降,影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2.学分制指导性教学计划中必修课所占的比重过高,任选课的比重偏低
按照学分制运行比较成熟的高校的经验,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的比例应为622。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64学分,其中必修课111学分,限选课37学分,任选课16学分,任选课学分只占总学分的9.7%。其他专业也都存在类似的情况。任选课比重偏低会减少学生的选课余地,不符合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初衷。
3.教学资源短缺,难以满足学分制改革需求
学分制要求超量配备师资,但我校目前的师资力量还达不到这一要求。有些课程因为无人可讲,教学计划频繁调整;有些专业因为师资力量不足,使排课、选课和任课教师的授课都遇到很大困难。此外,我校的教室也很紧张。以多媒体教室为例,我校可用的多媒体教室有22个,共有座位2400个,但我校有330个行政班,为了使用多媒体授课,很多课程不得不安排在晚上和双休日进行。学生的自习室更是紧张,很多学生因为找不到自习室只能在宿舍、餐厅自习。这些都成为影响学分制教学改革深化的不利因素。
4.导师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导师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不到位
部分导师对自己的职责并不是很清楚,把导师等同于学年制的班主任。这种认识的误区导致他们与学生沟通太少,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不熟悉,再加上有些导师本身对学分制就不是很了解,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5.现行考试模式不适应学分制管理模式的要求
现行考试模式中,记忆的内容占相当大的比例,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死记硬背。而我们给出的所谓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此外,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重过高,平时成绩比重偏低,“一次考试定成败”不仅不利于学生真实水平的发挥,还导致个别学生铤而走险在考试中作弊。由此可见,现行的考试模式已不适应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深化学分制改革的措施
1.完善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
导师应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应熟悉相关学科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专业方向、就业前景等,还应熟悉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各项规章制度。导师应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熟悉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就业意向等,进而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选课和学习指导。导师应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意识和创新能力,及时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在学生择业时还应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导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联结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个体之间的纽带。
2.继续完善学分制指导性教学计划,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我们应借鉴学分制运行比较成熟的高校的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课程比例,进一步降低必修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加大任选课的比重,给学生充分的选课余地;还应继续鼓励广大任课教师开设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校级任选课和院内任选课供学生选择,以实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分制要求超量配备师资力量,为此,应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坚持引进与培养双管齐下、增加数量与提高质量双管齐下的方针。一方面,改善教师的工资待遇、住房条件,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人才;另一方面,鼓励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应鼓励年青教师采取学习、进修等方式,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4.改革现行考试模式,使其适应学分制管理的需要
在考核方式上,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发言、课后作业、实习报告等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能仅凭一纸试卷就决定学生一学期的成绩;在考核内容上,减少记忆性成分在试题中的比重,多出一些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试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在成绩比例上,增加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引导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平时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强教室(包括专业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试验室、图书馆、机房的建设,加强校园网建设。要保证有数量充足的空闲教室供学生自习,有最新最全的资料供学生查阅,有最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供学生实验,有最方便快捷的校园网供学生选课、学习。此外,还要做好食堂、宿舍的管理,为深化学分制改革做好后勤保障。
来源:《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26期)


学分制改革背景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
武汉大学教务部 陈 琛
一、学分制起源、内涵与特征
学分制是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班建制与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学分制始于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的选课制度,而作为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出现于1872年美国哈佛大学。学分制最大的特点是选课制和弹性学制,它改变了过去那种按专业、年级、班级授课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计划自主安排学习计划和学习年限,自由选择课程、教师以及上课时间和地点。
学年制与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中最主要的教学管理制度,两者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标准不同:学年制以学年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而学分制则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的标准。同学年制相比,学分制对时代变化发展适应性强,其培养目标由“掌握专业知识的统一规格人才”转变为“基础宽厚、能力强、个性化的人才”,教学主体由教师、学校转变为学生,教学计划变得更加个性化,因此更利于个人的发展。学分制的出现,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共同促成的结果,它符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时代特征,并能培育出大量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个性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目前,学分制已成为西方各国高校最主要的教学管理制度。
二、武汉大学学分制发展及现状
我国高校学分制开始于1918年北京大学实行的“选科制”,此后二三十年,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行学分制。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根据中国的历史传统和国情,借鉴原苏联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并在全国范围内采用学年制代替了学分制。学年制适应了建国初我国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在短时期内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建国初我国国民经济、工业基础与国防科技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十年浩劫,中国高等教育体系遭到毁灭性打击,处于瘫痪失控状态。1977是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的转折点,伴随着文革终结,中国高校学分制的重建工作逐步恢复。学分制在官方文件出现是1978年,在当年的科学大会上,“试行学分制”在专家和方毅副总理的报道中提出。同年,作为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吃螃蟹者,武汉大学首先推行学分制。77级、78级学生入学两个月左右,武大在历史、数学、政治经济学三个学科试行学分制。下半年,在当时的武汉军区第四招待所(现为三环公寓)召开了全国高校文科教学工作会议,会议上推出了学分制和学时制两套教学方案,而武大在会上推广的经验成为学分制方案的重要依据。此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学分制作为一种主导的教学管理制度为我国高校普遍采用,而作为第一阶段参加学分制试点的武汉大学所确立的课程模块,也成为后来大多数中国普通高校实行学分制时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
二十一世纪初,我国高校学分制度向纵深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围绕学分制改革,在学分银行、学分转移、学分互认等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实践,已经把学分与专业、学习形式相联系,形成跨区域、联校改革形式。经过反复酝酿与研讨,武汉大学于2011年对实施多年的学分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在2011级新生中全面实行按学分收费制度,学校同时下发了《关于印发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武大教字〔201170号)。学分收费制度的实施,旨在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充分利用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武汉大学学分制改革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新特征
1.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强调选课灵活性,突出个性化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是一所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在按学分收费制度下,学生学习自主性更强,目标性更明确,具体的选课方式、学习方式较以往有很大的变化。为配合学分制改革,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合理配置优质教学资源,武汉大学于2010年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
201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三创”教育理念,旨在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造、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缩减毕业总学分要求,增加通识选修课门数,强调本科生跨领域、跨学科修习科学文化知识,凸显自主学习理念,重视实践教学,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修改:(1)压缩毕业总学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201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4年制专业总学分文科类控制在140学分以内,理工医类控制在150学分以内,5年制专业总学分控制在180学分以内。毕业总学分的压缩,为学生选修其他课程和独立思考提供了更充裕的时间;(2)提高选修课比例,开出更多的选修课程供学生修习;(3)不间断开设通识必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修习时间。201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课程四年不间断开设,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时间。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更加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促进个性化发展;(4)通识选修课坚持跨学科选修,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武汉大学将通识选修课分成人文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数学与自然科学领域、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领域和跨学科领域5类。201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每个学生在每个领域至少选修2个学分。攻读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类学位的学生,在数学与自然科学领域至少修满4个学分,攻读自然科学类学位的学生,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至少修满4个学分,总共最低修满12个学分。对学生跨学科、跨领域选修通识选修课学分的要求,既满足学生选课自主性,又确保所学知识的均衡发展,拓展了学生知识面,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5)增大实践教学比例,增强学生动手能力;(6)坚持创新学分、提供学生创新的积极性;(7)增加体育选修项目,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体质。目前学校开出了25个体育项目,基本满足学生对体育的选修要求。
2.实行学分收费制度,倡导自主化学习
2011年秋,武汉大学下发了《关于印发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武大教字〔201170号),在2011级新生中全面实行学分收费制度,在学分制改革探索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学分制学费由课程学分学费和专业注册学费构成。课程学分学费是指以每类专业应修最低总学分为计算基础,在学年制学费总额度内确定的每学分应交纳的费用。专业注册学费是指以不同专业的生均培养成本为计算基础,在学年制学费额度内扣除课程学分学费后每学年交纳的费用。学生在学制规定时间完成学业所交纳的费用不高于物价部门现行规定的学年制学费总额。专业注册学费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成本、专业特色、学科差异而确定,标准如下:一般专业每学年不超过1500元,热门专业每学年不超过2500元,艺术类专业每学年不超过5500元。课程学分学费按学生所修每门课程规定的学分收费,每学分学费100元。学分制学费收取方式为:专业注册学费按学年收取,课程学分学费按“先选课后缴费”的原则收取。学生选课实行试听确认制。所选课程可以试听两次。后续补选课程不设试听环节,一次选定。学生在第三次开课前退课,不收课程学分学费;第三次开课后不能退课,不退课程学分学费。为了鼓励学习质量高、成绩优异的学生,学校按期奖励一定数额(或全免)的课程学分学费,具体有三个奖励途径:(1)学生可申请取得不超过10个创新学分,并记为通识选修课程学分。创新学分不交纳课程学分学费。申请授予创新学分的成果包括正式发表的作品、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及经认定的竞赛奖励、创业等;评定类别分为学术论文类、文学艺术类、成果类、发明创造类、竞赛类、体育类、创业类;具体评定标准依照《武汉大学创新学分实施办法》(武大教字〔201015号)执行;(2)学生一学年内所修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达到3.7及以上,下一学年奖励3学分的课程学分学费;(3)学生毕业时总平均学分绩点排在当年毕业生总人数前1%的,返还全部课程学分学费。
学分制学费收费是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而实行的,与传统的学年制学费收费相比,学分制学费收费具有显著的优势:(1)学分制学费收费向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可根据培养方案和个人学习发展规划自主选修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自主选择教师,也有利于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2)学分与学费挂钩,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成本问题,促使学生认真对待所选课程,强化学习责任感,激发学习积极性;(3)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中对学生的收费标准缺乏透明度,学生和家长对教学收费情况知之甚少。学分制收费根据学生的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进修具体收费,使得学校收费透明化,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知情权,也杜绝了部分高校乱收费现象;(4)学分制学费收费能形成一种激励机制,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不断提高授课水平及各项教学能力;(5)能更好地实施弹性学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济等情况,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即可申请毕业,减轻学费负担。
3.开展“个性化专业学习”,满足学生专业学习需要
作为武汉大学学分制收费制度改革的又一配套举措,学校于2012年初在2011级新生中推行“个性化专业学习”,切实满足学生自选专业学习的需要。与学分制实施一样,武汉大学是国内最早实施转专业制度的高校之一。转专业制度的实施,有效解决了高考“一考定终身”、“分数定专业”的弊端,使那些在某些领域确有突出特长,却因为高考分数限制而与自己理想专业失之交臂的学生有了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而学分制的有效实施,也为转专业以后学生课程、学分衔接,继续新专业课程学习和补修第一学期落下的专业课程提供了保障。学分制前提下的转专业制度,是武汉大学学籍管理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优势,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对学业进行重新安排,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留出充分的发展和创新空间。在多年的实践中,学校通过转专业制度为国家培养了相当一批行业杰出人才。但是,由于受到师生教学比例、教室教学资源有效配置等客观因素限制,每年转专业学生名额是有限的,这就造成部分确有转专业需求学生无法如愿以偿的现实,加剧了转专业申请的竞争程度,也造成部分学生对所谓转专业“内幕”的误读。为切实满足这部分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学习的意愿,武汉大学以学分收费制度改革为契机,出台《武汉大学普通本科生“个性化专业学习”管理办法(试行)》,推出“个性化专业学习”试点,作为转专业制度的有益补充和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新途径。第一批共招收552011级新生参加“个性化专业学习”试点。
“个性化专业学习”是指学生学籍仍在注册院(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取向选择到其它院(系)参加相关专业学习的方式。注册院(系)是指新生入学时报到的院(系)。专业学习院(系)是指学生自主选择“个性化专业学习”专业所属院(系)。除国家基地班、学校试验班、艺术类专业以及七年制、八年制专业不列入“个性化专业学习”专业外,大学一年级学生均可以申请参加“个性化专业学习”,学校统一控制参加“个性化专业学习”学生规模。申请参加“个性化专业学习”的学生经本人申请,注册学院(系)和专业学习院(系)双方同意,教务部审批同意,方可参加“个性化专业学习”。注册院(系)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管理和学籍管理。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奖学金评定,违规、违纪行为等处理;学籍管理主要包括注册、转年级、休学、保留学籍、复学、转学和退学等。专业学习院(系)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推荐、毕业资格审查、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发放等工作。学生按照“个性化专业学习”专业培养方案安排学习过程,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颁发学位。
“个性化专业学习”制度下,学生的学籍管理由注册院(系)负责,而专业学习则由学生自主选择“个性化专业学习”专业所属院(系)负责,这样既确保了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序性与有效性,又方便了学生从事新专业学习,避免了学籍管理“真空”的出现。而学分收费制规定的专业注册学费和课程学分学费分离原则,既保证了注册院(系)经济利益,又增加了专业学习院(系)课程学费收入,消除了转专业过程中学院(系)因自身经济利益受损而人为设置的各种障碍,简化了申请流程,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新专业的学习与研究,产生多赢的效果。“个性化专业学习”的实施,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打破了师生教学比例、教室教学资源有效配置等客观限制因素,在学籍、课程、教师、学习进程等方面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度,成为培育个性化专业人才的有力尝试。
综上所述,学分制在西方高校中起步早,已形成相当成熟的学分制体系。外国教育界更是将学分制贯彻推行于整个现代化的高等教育阶段,使得学分制在教学过程中有特殊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历史原因影响,我国高校学分制起步较晚,正式推行才三十余年,期间经历了五次学分制改革高潮,积累了大量经验,也创立了许多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学分制实现形式。在今后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既要借鉴国外学分制经验,又要紧密联系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发挥优势,凝练特色,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学分制之路。
来源:《时代报告(下半月)》(2012年第8期)
聂天保
武汉轻工大学常青校区
杜为公
行政楼615
430023
投稿信箱
fgc@whpu.edu.cn
李笃珊
8392709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武汉轻工大学发展规划处 版权所有